第169章 福康安:扞卫帝国边疆的英勇将军
福康安出生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他的出生地是北京。作为满洲大族富察氏的后代,福康安自幼便生活在权贵之中。他是户部尚书富察·米思翰的曾孙,察哈尔总管富察·李荣保的孙子,以及经略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富察·傅恒的第三个儿子。更为重要的是,福康安还是乾隆皇帝的嫡后——孝贤皇后的侄子,这使得他在宫中的地位更加显赫。
由于其母亲与乾隆皇帝的关系,福康安自幼便受到皇帝的特别关照。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年仅十三岁的福康安承袭了云骑尉的职位,并被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衔,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这个年纪在当时已经算是非常年轻就获得了如此重要的职务,可见乾隆帝对这位少年英才的青睐。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福康安的官职如同坐火箭一般迅速上升。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他从三等侍卫升至二等侍卫,并且被命令在御前进行行走服务,这意味着他能够更频繁地出现在皇帝面前,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忠诚。紧接着,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福康安又被提拔为一等侍卫,这是侍卫体系中的最高级别,显示了他在皇帝身边的信任度进一步加深。
次年(1771年),福康安被授予户部右侍郎的职务,并同时担任镶蓝旗蒙古副都统,这表明他已经不仅仅是皇帝身边的近侍,而是开始承担起更重要的行政管理职责。到了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福康安更是被委以重任,以户部侍郎的身份加入了军机处,成为军机大臣之一。军机处是清朝时期最重要的决策机构之一,负责处理军国大事,因此福康安此时已经成为了一个在朝堂上有发言权的人物。
同年稍晚些时候,福康安又被调任为满洲镶黄旗副都统。
二、从平金川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大小金川再次爆发叛乱,小金川土司僧格桑与大金川土司索诺木联手,给清朝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之前的前线指挥官未能有效应对,乾隆帝决定调整部署,派遣费莫·温福为定边将军,并由章佳·阿桂和钮祜禄·丰升额担任副将军,带领军队前往平叛。在这个关键时刻,作为乾隆帝亲信的福康安被选中前往军中,担任领队大臣,负责传达圣旨,并授予军印。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正月,当副将军阿桂正在攻打当噶尔拉山时,福康安带着军印抵达前线。鉴于福康安的特殊身份和能力,阿桂决定留下福康安作为自己的佐将,指挥作战。金川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险峻,气候恶劣,这给来自内地的清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六月,大小金川叛军趁机攻陷了清军设在木果木的大营,导致了严重的损失,包括定边将军温福在内的许多士兵丧生。
在此之后,乾隆帝命令阿桂接替温福的位置,担任定西将军,重新组织攻势。福康安继续留在阿桂的军队中,亲自监督士兵们,多次建立功勋。在随后的战斗中,福康安表现出色,不仅在战术上灵活应变,还能够激励士气,带领士兵克服重重困难。
到了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二月,福康安率领清军攻克了喇穆喇穆西部的各个碉堡,并与领队多拉尔·海兰察会师,共同攻下了小金川的重要据点罗博瓦山,接着向北推进,占领了得斯东寨,为平定小金川叛乱铺平了道路。
在一次夜间的战斗中,叛军趁着雪雾弥漫的天气,企图偷袭副将军赫舍哩·常禄保的营地。福康安听到求救信号后,迅速调集兵力进行支援,成功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乾隆帝对此给予了高度赞扬。同年的五月,叛军利用雨天的掩护,在山脚下建造了两座碉堡,福康安则率领八百名士兵,在黑夜中冒着大雨发动突袭,摧毁了这两座碉堡,并在其中斩杀了数名敌人。
福康安以其出色的指挥能力和勇敢的战斗精神,在大小金川的战场上赢得了官兵们的尊敬。面对叛军利用地形优势进行的多次夜袭,福康安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有效地组织防御,多次挫败了叛军的攻击。
在扫平了小金川之后,阿桂继续率领大军向大金川挺进。福康安作为西路军的主要指挥官,带领部队接连攻克了达尔扎克诸碉,并进一步攻克了格鲁克古。在高原严寒的十一月,福康安和士兵们携带干粮,趁夜攀爬险峻的悬崖峭壁,穿越危机四伏的深沟险壑,历经几个昼夜的艰难跋涉,福康安及其部队从山缝中突然出现,直捣当噶海寨,一举占领了陡乌当噶大碉和桑噶斯码特木城石卡。这一系列行动展现了福康安及其部队不畏艰难险阻的决心和勇气。
乾隆四十年(1775年)四月,乾隆帝认定福康安是西路军中的得力干将,并且在作战中表现尤为出色,因此授予他内大臣的头衔,并调派他前往宜喜方向增援。得到皇帝的认可后,福康安斗志昂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战斗中去。五月,福康安攻克了荣噶尔博山,并推进至第七峰,乾隆帝因此赐予他“嘉勇巴图鲁”的荣誉称号,从此“嘉勇”二字成为了他的封爵佳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着战斗的深入,清军迅速向大金川的腹地推进。阿桂下令福康安率领第一队取道达乌围进攻噶拉依,福康安不负众望,夺取了达河布果碉及当噶克底、绰尔丹等地的诸多山寨。到了十月,福康安进攻达噶木时,亲自带领部队从侧面绕到碉堡背后,成功摧毁了两座坚固的碉堡。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清军全面围攻大金川叛军的老巢噶拉依。福康安率领部队包围了叛军右翼,攻占了两座大石卡,并用大炮猛轰敌寨。在清军的猛烈攻势下,大金川的首领索诺木终于在压力之下带领其亲属和手下投降,标志着大金川的叛乱被彻底平定。为此,清廷在该地建立了懋功厅来纪念这一胜利。
在大小金川叛乱平定后,清廷对有功之臣进行了奖励。福康安因其卓越的贡献被封为三等嘉勇男。原来福康安继承的云骑尉头衔,则由其兄长福隆安的次子丰绅果尔敏继承。当西征军凯旋回京之时,乾隆帝亲自到京城南郊迎接,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在仪式上,乾隆帝赐给了福康安一匹御用鞍辔马,并在紫光阁设宴款待群臣,赐福康安十二端缎匹和五百两白银作为奖励。此外,乾隆帝还将包括福康安在内的百位功臣的画像收藏于紫光阁,并亲自撰写赞语赞誉福康安:“代兄以往,继父而奋。矜许康励,王臣之茛。登碉夺砦,那须蒙甲。嘉勇锡名,世传勋业。”
随后,福康安由户部右侍郎转任左侍郎。同年四月,他又被晋升为镶白旗蒙古都统,七月份,获得了双眼花翎的荣誉,九月,被调任为正白旗满洲都统,到了十月,甚至得到了在紫禁城内骑马的特权,彰显了他在朝中的崇高地位。
三、总领一方
福康安在大小金川之役中的优异表现,不仅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也赢得了乾隆帝的高度认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福康安被任命为吉林将军,负责东北地区的军政事务。次年(1778年),他又被调任为盛京将军,这表明他在军界的地位愈发重要。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福康安被授予云贵总督的职位,这标志着他正式成为总领一方军政的封疆大吏。上任之初,他就关注到了当地铜厂的问题,并上奏乾隆帝,提出需要详细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铜厂运作,并强调用人必须讲求诚信,以此来防止贪污和欺诈行为,确保货币系统的稳定,并禁止非法铸造铜钱。这一建议体现了福康安对治理工作的认真态度和长远眼光。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七月,南掌国(今老挝)向清朝进贡了四头大象,并请求用其中一头换取一门火炮,以便抵御邻近的交趾等国的侵扰。福康安意识到,如果同意此请求,可能会引发周边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他以国家法令规定不得随意提供武器为由拒绝了这个请求,并将大象归还给了南掌国。乾隆帝得知此事后,对福康安的做法表示了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