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杨国忠乱政,安禄山蓄谋,大诗圣出镜(第3页)

 此时的安禄山,体重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三百多斤,肚子大得都要从腰间掉下来了。

 他肥胖的脸上充满了阴骘,表情阴晴不定。

 在安禄山的身边,他的儿子安庆绪忧心忡忡。

 “父亲,咱们何必要来?直接起兵便是。”

 安禄山深吸一口气,缓缓摇头。

 “不,咱们还需要一些时间。大唐虽然崩坏,但如今的大唐依旧不足以让为父一鼓而下。”

 很快,安禄山进入华清宫中,来到了李隆基和杨贵妃面前。

 刚一见到李隆基,安禄山立刻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臣安禄山见过陛下,孩儿安禄山见过母妃!”

 李隆基看着安禄山如此恭敬,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好好好,起来说话。”

 说完,李隆基大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旁边的杨国忠。

 杨国忠一脸呆滞。

 就在刚刚,杨国忠还跟李隆基说,安禄山前来只不过是一个假象。

 没想到,如今安禄山真的出现在了面前!

 安禄山从袖子之中拿出了两个盒子,恭敬道:

 “这一盒是臣从长白山那边得到的千年人参,有延年益寿之功效,特进献给陛下,希望陛下永葆青春。”

 “还有一盒也是出自长白山的百年灵芝,有驻颜美容之效,献给母妃,希望母妃美丽常在。”

 这两个礼物一出,唐玄宗和杨贵妃顿时满脸笑容。

 尤其是杨贵妃,更是连声夸奖安禄山有孝心,全然不顾自家表哥杨国忠在旁那死了亲娘的哭丧脸。

 李隆基大笑道:

 “来人啊,传宴,今日朕要好好的和禄山喝上几杯。”

 很快,华清宫之中灯火通明,杯觥交错,无数丰腴宫女翩翩起舞,酒香伴随着女子身上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让每一个与会之人都不由露出笑容。

 镜头缓缓拉远,离开了华清宫,朝向不远处的骊山。

 骊山之下,一匹瘦马吃力地拉着马车,正朝着东方而去。

 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

 寒风呼啸,将马车厚厚的门帘不时掀开,带来一阵阵寒风。

 终于,官道前方出现了一盏灯火。

 驾车的车夫忙转过头来,对着车厢叫道:

 “杜大人,咱们就在前面的驿站安歇吧,不能再往前走了,不然马会冻死的!”

 车厢之中传来一个声音。

 “好!”

 片刻后,马车缓缓来到驿站面前。

 车门帘被掀开,露出了一张清瘦的中年男子脸庞,头戴一顶大唐九品官帽。

 这便是被车夫称为“杜大人”之人了。

 杜大人刚下马车,就咦了一声。

 “哪里来的乐声?”

 车夫愣了一下,很快释然,伸手一指。

 “杜大人请看,那里就是陛下和杨贵妃所在的华清宫,估计是宫里有什么宴会吧。”

 “你不知道,俺们这一带的人都很喜欢华清宫开宴会呢。”

 杜大人奇道:

 “为何?难道是宴会吃剩的酒菜,会赏赐给附近百姓?”

 车夫摇了摇头,笑道:

 “杜大人你都在长安这么多年了,还不知道长安的贵族们是什么德性?”

 “华清宫不是有一座华清池么,吃剩的饭食都会倒在里面,从池水里流出来。”

 “冬天这河也不上冻,很多人就在宴会结束后跟河边等着,把那些河里的食物捞起来。正好天气还冷,食物也不会坏,拿回家热一热,那可老好吃了!”

 杜大人闻言,惊愕无言,再看向那灯火辉煌的华清宫,眼神之中不由多了几分茫然。

 车夫催促道:

 “杜大人,外面冷,赶紧进驿站吧!”

 杜大人默默点头,朝着驿站走去。

 他心事重重,一时不察,被脚下某个障碍物绊了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好不容易站起身来,杜大人目光突然一凝。

 “这……死人?”

 刚刚绊倒他的,竟然是一具横卧雪中的尸体!

 车夫咦了一声,走过来,伸手在尸体的鼻间探了一下,又摸了摸尸体的脸,摇头道:

 “已经死很久了,没救了。杜大人,我们走吧。”

 杜大人明显有些恼怒,道:

 “人死应入土为安,你我既然见面,为何不能将其安葬?”

 车夫默然片刻,轻声道:

 “杜大人固然是个好人,可每年冬天这条路上都要死成百上千个人,你又怎么能安葬得过来?”

 杜大人如遭雷击。

 片刻后,他叹了一口气。

 “既然见到,终究不能什么也不做。”

 在车夫的帮忙下,两人一起将尸体拖到路旁,堆了一个雪墓,又拿来一些树枝并拢插在上面,就算是一块墓碑了。

 看着面前的雪墓,听着远处风中隐隐约约来自华清宫的乐声,杜大人一声长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好好一个开元盛世,为何到了天宝年间,却成了这般模样呢?”

 两人一前一后,朝着不远处的驿站走去。

 很快,一名驿卒打开了驿站大门,上下打量了一下杜甫,见到他那顶官帽,这才有了一点点的好脸色。

 “这位大人,请取出通关文书,再报上籍贯姓名。”

 杜大人表情黯然,轻声道:

 “巩县人士,大唐九品小吏,杜甫。”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看到这里,不免有些疑惑。

 “杜甫?这倒是没听说过。”

 群臣也是议论纷纷。

 “奇怪了,这盘点视频之中,出场的要么是那种毫无姓名的普通老百姓,要么就是那种史书流芳的有名人物。”

 “这杜甫看起来像是个不得志的小吏,也能配得上入盘点视频之中?”

 “难道这杜甫将来会成为力挽狂澜的大人物?”

 还没等这些大臣们讨论完,密集的弹幕突然出现。

 【宋太祖赵匡胤:哇,是杜甫!朕非常喜欢他的诗词!】

 【宋仁宗赵佶:天呀,杜甫,朕的偶像!忧国忧民的大诗人。】

 【明太祖朱元璋:没想到,不曾见诗仙李白,却看到了诗圣杜甫!】

 【元世祖忽必烈:哦哟哟,是杜甫!朕虽爱李白,亦是更爱杜甫!】

 ……

 一时间,大唐之后各种朝代弹幕,犹如刷屏一般海量出现,目不暇接,甚至连金幕的画面都被密密麻麻的弹幕给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