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李隆基献策,张骞归来,霍去病首度参军!(第3页)

 张骞描述的那一幕幕情形,如天山、祁连山的壮美,大漠戈壁的风沙险阻,葱岭的青翠,伊犁河谷的富饶,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

 这些东西,哪怕是当世最出色的小说家,都无法凭空想象出来。

 向来在朝会上只有刘彻提问时才会说话的卫青忍不住开口道:

 “张骞大人这一次出使的经历,虽未能竟全功,但却让大汉和西域真正有了来往和交

流。”

 “假以时日,大汉将西域纳入治下,也不是妄想了!”

 群臣连声点头,齐声赞同张骞的功业。

 刘彻也是唏嘘不已,开口道:

 “张骞,你此番出使,对大汉的意义实在是太重大了!”

 无论刘彻还是卫青,都并非只是因为感动而夸奖。

 张骞西行的意义在于,大汉真正明白了西域的情况。

 此时的西域,除了葱岭以西的大月氏之外,大部分的国家其实都臣服在匈奴帝国的统治下。

 每年,这些国家都需要向匈奴、乌孙上缴大量的物资珍宝,战马粮食等资源。

 诚然,大月氏的确不想和匈奴打了。

 但西域诸国,明显对匈奴的残暴统治非常不满。

 否则,张骞一行怎么可能会在西域大宛、车师这几个较大的国家内得到礼遇,畅通无阻?

 刘彻目光熠熠地开口:

 “虽然大月氏的确很难成为大汉的盟友了,但朕依旧可以和大宛、车师等诸国一起联手,将匈奴的势力逐出西域!”

 大汉是失去了大月氏这个可能存在的盟友,却获得了更多可能存在的盟友!

 大汉更加了解匈奴这个对手,更有把握击溃匈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张骞的出使,看似没有成功,却给大汉带来了弥足珍贵的情报。

 这些情报,将会是未来大汉击溃匈奴的可靠助力!

 刘彻心情激荡,当场亲自宣布旨意。

 “张骞出使有功,封太中大夫,入宫内听用,随侍朕左右。”

 “堂邑父虽为匈奴人士,忠勇可嘉,随侍张骞十三年,感人肺腑,封为奉使君!”

 张骞和堂邑父两人闻言,跪地谢恩。

 刘彻亲自站了起来,拉起了张骞的手,动情开口。

 “张骞,若大汉臣子皆如你这般,朕灭匈奴,不过翻手之间耳!”

 看到这里,历朝的皇帝们也不由感慨。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呼出一口气。

 “西域啊……朕之前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在这件事情上,朕的确不如历史上的刘彻。”

 扶苏忙道:

 “父皇,这其实是因为大秦不知晓情报,并非您的过错。”

 扶苏说的其实也是事实。

 金幕没出现之前,大秦甚至都不知道西域的存在。

 当时祁连山以北的河西走廊被大月氏所占据,祁连山以南的青海高原则盘踞着无数的羌人部落。

 大秦的确和大月氏、羌人有一些来往,却并未从这些来往中得知西域的消息。

 那时候大秦的认知中,西北、正北和东北分别是大月氏、匈奴、东胡三个游牧民族。

 作为一个“耕战”帝国,大秦对这些游牧民族的地盘真的没有什么兴趣。

 不能种地,要来何用?

 不然以秦始皇的性格,一旦知晓西域伊犁、大夏等地竟然有堪比中原的富庶耕地,早就派出蒙恬带着长城军团朝着西方一路打过去,把这些地方统统拿下了。

 信息,对一个国家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大秦并不是主动的闭关锁国,但同样也因为信息的封闭,始终无法取得和西域的沟通。

 甚至还有一种可能,西域的存在可以继续让当时已经毫无敌手的大秦战争机器滚滚开动起来,让将士们能凭借军功获得更多的土地和爵位。

 在这种情况下,大秦极有可能会直接打穿整个西域乃至中亚,甚至打到西亚和欧洲去!

 秦始皇想到这里,也是不由叹息一声。

 “真是时也,命也!”

 历史上的刘彻,其实也不知晓西域的存在。

 只不过是为了寻找对抗匈奴的盟友,派张骞出使后误打误撞罢了。

 而大秦因为太过强大,自身就能把匈奴打得屁滚尿流,压根就没有寻找盟友的意愿,自然也就无从发现西域。

 强大反而导致了信息闭塞,弱小却能促使信息流通。

 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此刻,金幕之中,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已经发出了许多条弹幕。

 【汉高祖刘邦:这个张骞,了不起啊!除了卫青之外,朕最喜欢的就是他了。】

 【光武帝刘秀:张骞是华夏历史上的大功臣,他对华夏的功绩无人可以取代!】


 【明太祖朱元璋:有时候朕觉得,大明虽然有一个郑和,却又少了一个张骞。】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呵呵,朕的大清可是收回了西域!不过朕也得承认,这是张骞的遗泽。】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齐齐感慨。

 所有的弹幕中,对张骞全是褒奖,没有任何的贬损。

 对于这一系列盘点败家子的视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情况。

 金幕中,视频字幕一行行浮现。

 【张骞,是一个必须要被华夏千古铭记的人物。】

 【正是张骞这一次的出使西域,让那边西方的土地和华夏建立了联结。】

 【从此之后,西域和华夏结下了无比深厚的情谊。】

 【从华夏王朝的千年附庸,到一度脱离华夏数百年,最终又重归华夏,融入华夏现代大家庭之中。】

 【丝绸之路的开通,更是让华夏文明开始和亚欧非大陆其他文明、帝国之间开始了交流。】

 【张骞不仅仅是对华夏做出了出色的贡献,他更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大功臣,是中西方交流的开创者和典范。】

 【他是属于全人类的英雄!】

 镜头的最后,是张骞和堂邑父两人在草原上策马南行。

 在他们的右手边,夕阳西下,晚霞漫天。

 他们一路奔驰,朝着前方那巍峨雄伟的长城而去。

 离乡十三年的游子,终于归家。

 夜幕降下,待太阳再度升起,华夏文明便掀开崭新一页。

 【张骞的故事还在继续,但接下来,该是继续讲述本部视频主角刘彻人生的时候了。】

 右贤王部的损兵折将,张骞的归来,都极大地提振了汉朝上下,尤其是皇帝刘彻的信心。

 刘彻趁热打铁,想要直接将皇后卫子夫所剩余的长子刘据立为皇太子。

 但让刘彻有些意外的是,朝堂中竟然依旧还有一股无形的阻力。

 这股阻力,不单单是来自于卫子夫、卫青两人的低贱出身,同时也是这些年来对刘彻集权的一波反扑。

 “呵呵,好啊,都这种时候了,竟然还有人敢拿皇后和大将军的出身说事?”

 刘彻怒极,就想要直接来一次大清洗。

 但皇后卫子夫得到了这个消息后,赶忙劝阻了刘彻。

 “陛下,妾身的出身确实低贱,这是妾身自己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陛下春秋鼎盛,据儿也不过才刚刚六岁,妾身觉得不必急于一时。”

 “若陛下因此而对臣子们进行贬斥,却是妾身又造孽了。”

 听着卫子夫的温言劝说,刘彻心中涌动的杀机才慢慢平静了下来。

 他哼了一声,冷然道:

 “这些家伙既然贼心不死,那朕就让他们哑口无言!”

 刘彻采取的方式非常简单。

 继续出兵,打击匈奴!

 于是,仅仅过了一年之后,刘彻又一次发动了大军。

 这一次,身为大将军的卫青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全军主帅。

 在卫青的麾下,分别是公孙贺、赵信、苏建、李沮以及重新复起的公孙敖和李广六名大将。

 按照事先定好的决策,卫青殿后指挥策应,六将分领六路大军,自定襄分兵出动,寻找匈奴在漠南的骑兵主力决战。

 这也是自汉匈战争爆发以来,汉朝第一次将匈奴单于本部王庭主力列入主攻方向,足见刘彻本人对这一战的期许。

 刘彻这一声令下,三辅六郡无数好男人立刻穿上戎装,集结在长安城中准备赶赴前线。

 皇宫之中,同样也有人做好了准备。

 霍去病眼巴巴地看着刘彻。

 “陛下,臣已经十八岁了,就给臣一个机会吧!”

 刘彻翻了一个白眼。

 “等你二十岁再说。”

 翌日,霍去病继续眼巴巴地看着刘彻。

 “陛下,臣比二十岁的李敢他们都强,李敢都能上战场,臣也能上!”

 “就给臣一个机会吧!”

 刘彻默然不语。

 又过一天。

 “陛下,臣求求您了,就给臣一个机会吧!”

 “不然,臣只能去皇后娘娘那里长跪不起了!”

 霍去病为了上战场,也是借助随侍在刘彻身边的机会,对自家这个大姨丈各种死缠烂打。


刘彻被霍去病搞得哭笑不得。

 毕竟是外家侄子,而且霍去病这种请战的确勇气可嘉又不是什么坏事,刘彻也没办法摆出皇帝的架子。

 刘彻无奈道:

 “好了,你去问你舅舅,他要是答应的话,朕就答应。”

 本以为就此能摆脱霍去病这个缠人精,没想到霍去病居然就是不走!

 “陛下,我舅舅可是个死脑筋,没有您的命令,他怎么可能让我从军呢?”

 “陛下,您就给我一个机会,我保证上了战场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

 刘彻颇为无语。

 霍去病明明是个外戚,只要顺利成人,凭借着和皇后卫子夫以及皇长子刘据的关系,就算霍去病是一个游手好闲毫无才能的纯废物都能被封个列侯。

 何苦冒着生命风险跑去战场上呢?

 卫青当年去,那真的是不得已而为之。

 你霍去病好好的玩什么命啊!?

 霍去病显然看出了刘彻的想法,非常坚定地开口道:

 “陛下,臣是大汉人,臣就想杀匈奴!”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再加上霍去病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诚恳和渴望,终于打动了刘彻。

 刘彻叹了一口气,道:

 “行吧,那朕就封你一个剽姚校尉,你去你舅舅帐下听命吧!”

 霍去病大喜过望,一蹦三尺高。

 “多谢陛下!”

 【这一年,十八岁的霍去病在刘彻金口玉言之下,正式成为了大汉征讨匈奴大军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