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港口(第2页)

 经过这几天的装载,亲历粮食的灾民将成为李培恩在灾民中的稳定力量。 

 只要他们存在,就能维持灾民的基本稳定。 

 李培恩没有将这批粮食存于崇明岛, 

 湿度大不过是次要因素。 

 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愿将粮食置于可能聚集数万灾民的崇明岛上。 

 他本能地想要将粮食与灾民分隔开来,以最小化潜在的风险。 

 乐观地说,李培恩的这种特质叫作极度谨慎。 

 悲观一点,也可以视为隐性的疑虑重重。 

 关键在于,李培恩能否把握好这个度。 

 船只驶入黄浦江后,一座绿树覆盖的小山映入李培恩的眼帘。 

 途经一处回水湾,他看到江边码头旁的小渔村。 

 李培恩感觉此地颇为宜人,于是招呼船长前来询问:“此处是何方?离松江县尚有多远?” 

 船长环视四周,答道:“恐怕已身处松江县境内,不过要抵达松江城,恐怕还需数十里的行程。” 

 “好吧,那我们就尽快向松江县进发。”李培恩点头示意,接着又问船长: 

 “你看那个回水湾的小码头,若加以修缮,能否停泊大型船只?” 

 船长侧首,望向渐渐远离的小码头,沉思片刻后说: 

 “此处水流平缓,船只抛锚应可安稳。但是否能靠岸,还要看码头附近的水深。” 

 “那么像我们这样的船,吃水深度通常是多少?”李培恩继续追问。 

 提到船只,船长立刻兴致勃勃。 

 “我们这几艘都是大型宝船,空载时吃水至少十尺,满载则可能达到十五尺左右。” 

 “这类船本应在海上驰骋,若在江河中航行,稍有不慎就会触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