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关山笛

第226章 无刻不成屋,有刻斯为贵(第2页)

 李诫还是个艺术天才,他的书法、绘画连书画双绝的皇帝宋徽宗都频频点赞。

 同时,他在地理、历史、文字、音乐等方面都有广泛研究。

 算是个……剑走偏锋的“百科全书”式人物。

 李诫一生著述较多,只可惜,大多数都散佚失传了。

 让他真正成为中国建筑研究界开山鼻祖的,正是陆怀谨后来看到的,也是他奉旨编修的《营造法式》一书。

 《营造法式》全书共三十四卷,分释名、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等五部分。

 成为当时北宋官方推出的建筑技术与施工标准规范用书。

 除《营造法式》外,还著有续山海经十卷、续同姓名录二卷、琵琶录三卷、马经三卷、六博经三卷、古篆说文十卷。

 其中第一、二两卷是对土木建筑名词术语的考证及定额的计算方法;

 第三至第十五卷是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等十三个工种的制度,说明每一工种的选材、加工方法及各构件的相互关系和位置;

 第十六至第二十五卷规定了各工种的劳动定额;

 第二十六至第二十八卷规定了各工种的用料定额;

 第二十九至第三十四卷是图样。

 纵观全书,纲目清晰,条理井然。

 《营造法式》的编修来源于古代匠师的实践,是历代工匠相传,经久通行的做法。

 以该书反映了当时中国土木建筑工程技术所达到的水平。

 它的编修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对研究中国古代土木建筑工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书中提出了一整套木构架建筑的模数制设计方法。

 《营造法式》规定,凡设计和建造房屋,都要以“材”作为依据。

 “材”有八个等级,可以按房屋的种类和规模来选用。

 总之,这部书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土木建筑工程著作之一,被人们称为梁柱间的史诗。

 而这本书,后来也被人称为“建筑史诗”、“反腐奇书”。

 陆怀谨想着这些,看向李诫的眼神也充满了恭敬。

 “来了。”李诫坐在窗前,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着山中美景。

 搁下茶盏时,偶然回眸瞥了他一眼:“怎么样?还是想学竹刻?倘若你还是不想学木雕,那我便安排人送你归家。”

 陆怀谨微一沉吟,毫不犹豫地道:“弟子想学木雕。”

 开玩笑,这可是李诫。

 他要是真的能跟着李诫学习,那岂不是不仅代表他可以亲眼看到《营造法式》的原书,还能看到李诫编写的其他书籍?

 想到那些都已经失传的其他书籍,陆怀谨的心里也不禁有些激动起来。

 “哦?”李诫看了他一眼,倒是有些诧异了。

 抬手浅啜一口,发现陆怀谨是认真的,李诫脸上才带了些许笑意:“嗯,这就对了。”

 他放下了茶盏后,招了陆怀谨到身边来。

 “你看,这边风景甚妙,尤其是那处的木料,更是上佳。”

 李诫说着,看向了陆怀谨,微微笑着等待他回复。

 陆怀谨一听便知道,这是要考校他对木料的了解了。

 倘若是别的,陆怀谨或许还会虚,但木料嘛……

 他略略往前一站,神态从容自若地道:“师傅说的是,这些都是上好的树木,尤其衬着这山间溪水,风景绝佳。”

 不等李诫微笑,他已经继续说了起来:“只是可惜……”

 作为树木,这几类品种自然是不错

,可是作为木料,却是远远不足的。

 “那依你所言,该是什么木料为上佳?”李诫并不生气,又给自己倒了杯茶水。

 “木材的种类繁多,每种木材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用途……”

 “倘若是做根雕,自然是胡杨为上佳,其次是……”

 “若是木雕,则是紫檀、黄花梨、酸枝木、花梨木、鸡翅木等。”

 这些木料,拥有美观的纹理和耐久性而被广泛用。

 待要细问各种木料的用途,陆怀谨也能侃侃而谈,丝毫不怵。

 并且,能根据每种木料的纹理和特质,分析其更适合运用的场景和适合雕琢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