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关山笛

第228章 形神兼备(第2页)

 他真是头一回感受到,悔青了肠子是什么感受。

 不,他感觉陆怀谨这甚至不是在做竹刻,而是在赋予竹子以新的生命。

 做到了这一步,他们早都全部看出来。

 陆怀谨就是在这紫竹上,雕琢他们这木楼的场景呢。

 不仅有木楼,甚至还有溪水有竹林。

 甚至,远处的竹林也给雕琢了出来。

 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特别美。

 可是,也恰恰是看到了这一点,李诫更不可能松口。

 天知道,陆怀谨当时就只是上上下下转了几圈,轻松就找到了那栋木楼的脆弱点。

 三两下就把那楼给拆了,现在更是从细节到整体,完美地复刻了出来。

 “这种敏锐,是我见所未见的。”李诫越看,便越是欢喜。

 他甚至感觉,不仅仅是这竹刻上所呈现出来的场景。

 倘若让陆怀谨亲自操刀,他说不得,恐怕连那木楼,都能整个给复刻出来。

 ——试想一下,这样的徒弟,谁收了不得闷声发大财?

 这么一想,李诫不禁也有些后悔了。

 “别说你了,我都悔青了肠子。”

 哎,既然陆怀谨已经答应了学木雕,他又何必多此一举呢,是不是?

 非要把清慎给叫过来做什么,这下倒好了。

 陆怀谨老实不老实他们不清楚,两人对视一眼:反正他俩,是真的老实了。

 他们这些眉眼官司,陆怀谨是真不知道。

 反正他就自顾自地做自己喜欢的。

 那栋小木楼,规格超出了预期,所以不能复刻。

 但是陆怀谨复刻了小木楼的风格,雕花什么的全都换了。

 很美的景致,不留存下来,着实有些可惜了。

 他觉得远处还有些不足的是,远山不够寥阔,所以他在竹刻上,增加了远景。

 如此一来,远景近景相互交织,非常美。

 尤其陆怀谨根据紫竹的自然形态和纹理,巧妙地运用雕刻技艺,使其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他整体的风格,可以说简约而不简单。

 虽然多以简洁的线条和造型呈现,追求“以少胜多”的艺术境界。

 但是偏偏做到了【形神兼备】。

 不仅形态逼真,更传达出了原先的小木楼那般神韵和内涵。

 这一点,尤其难得。

 “其实吧,我还是觉得……”清慎看了看,犹豫半晌才慢慢地道:“像怀谨这般,仅学一个木雕,倒是有些可惜了,不若……”

 李诫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果断摇头:“可以跟着你学,但是师傅只能有我一个。”

 别以为他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清慎闻言,顿了顿,笑出了声:“行,那就这样吧……”

 他着实觉得,陆怀谨这般技艺,不跟着学一学竹刻,太可惜了。

 描画、勾线、刮面、铲底、打磨……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一个“稳”字。

 而陆怀谨的手,就稳得仿佛那刻刀是粘在他手上一样似的。

 在他看来,竹刻哪一步都容不得半点闪失,起了刀,就要工尽其巧。

 带着这种想法,陆怀谨越做越精,越做越起劲。

 以至于最后收工的时候,那木楼竟像是整个镶嵌在竹刻里的。

 太精美了。

 李诫和清慎围拢过来看,陆怀谨便在一边收拾东西。

 其实按照正常程度来说的话,他还该上清漆的。

 但眼下,这边暂时还没有清漆,而且李诫和清慎看得太起劲了,一个劲儿地在那里点:“这是镂雕……这是浅浮雕……”

 各种技艺,他们恨不得一一全给清点出来。


 陆怀谨趁着这个时机,径直进了李诫的藏书阁。

 ——这正是他看书的好时机!

 果然,有了这个竹刻之后,李诫他们连着两天都没功夫搭理陆怀谨。

 他也终于抽出空隙,恨不得把整个藏书阁的书全都给翻一遍。

 李诫的收藏果然丰厚,陆怀谨收获良多。

 李诫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在地理、历史、文字、音乐等方面也有广泛的研究,显示出他的多才多艺。

 他的著作除了《营造法式》外,还有《续山海经》、《琵琶录》、《续同姓名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