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关山笛

第237章 拜师仪式(第3页)

 学徒们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模仿,领悟到技艺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

 学徒三年,不可能对各种木器活儿都有实践机会。

 关键在于要掌握技术操作要领,善于使用结构原理,并广泛用于形不同但理同的家具中。

 “所以,当徒弟,除了要守规矩,还要讲【三勤】:眼勤、手勤、腿勤。”

 要是在从前,做不好挨师傅打是常有的事。

 但是在赵立书这里,已经算是比较宽容的了。

 以前,大徒弟会对小徒弟说这样一句话:“要想会,跟师傅睡”。

 只有常和师傅在一起,一起干活,一起生活,关系上成为师傅家庭中的一员。

 感情上达到亲如父子的程度,师傅传艺自然会尽心尽力。

 毕竟,有不少需用“意”传的道理,有时就含在师傅的“闲话”里。

 常在左右,能从师傅的话语中悟出很多东西。

 “当然,你们也是不需要担忧日后从业的,一般来说,做我的徒弟,只要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学成之时,自有人上门请作。”

 他以前的徒弟,有那出息的,还没出师就已经有人预定下了。

 没出息的,就算难熬了些,好歹也能混口饭吃。

 总归,赵立书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行业里头口碑也还不错。

 更不必说如今有陆怀谨。

 说到陆怀谨,赵立书眉眼便带了丝笑意,唤了陆怀谨到跟前来:“以后入了师门,你们务必要敬重师兄……”

 谆谆告诫,那真是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

 因此,哪怕手端得都有些摇晃了,但所有弟子仰起头,眼里都充满了炽热,竟无一人退缩。

 尤其是郭家豪,他如今算是对陆怀谨心服口服了。

 等赵立书开始接茶,他第一个就上得前去,亲手奉上。

 如此,也混了个师兄的名头。

 其他人立马懂了,赶紧上前去。

 杨俊俊被他爷给耽搁了一会儿,到的时候就已经靠后了。

 这会子哪怕再努力,到底是成了小师弟。

 他心里可郁闷了,但也没有办法。

 当然,第一个头不是磕给赵立书的。

 赵立书接过他们的茶,点头表示同意,然后认师行礼,跪地磕头。

 第一个头是要磕给祖师鲁班的。

 鲁班像是没有的,桌案上,摆放着一张锯和一把斧子。

 “来,给祖师爷磕头!”赵立书喝完茶,站起来扬声喝道。

 众徒弟一同冲屋子正面墙方向磕头,诚心诚意地跪下,喊祖师爷。

 然后,他们才起身,重又跪下,给赵立书磕头。

 按理说,倘若他们师母若在场,自然也要磕头礼认的。

 大礼行过,拜师仪式便算是结束了。

 众人长吁一口气,纷纷上前恭喜。

 郭家豪一众更是自然而然地,站到了陆怀谨身后。

 在他们这一批里面,陆怀谨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兄了。

 其实他们这一次,也算是比较简约的了。

 “要按照从前的老规矩,按说是该等得大年初五才行的。”

 “那可比不得从前,那时候不是还说三年一节嘛。”

 所谓三年一节,正是收徒时,在正月大年初五收徒,就正正好,学徒期限为三年零一节(学徒三年后到第四年的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在这期间,学徒中途不准退师;学徒期间不开工

钱;学徒期间不准结婚成家;

 师傅打骂徒弟,万一打失手,不偿命;

 师傅负责徒弟的穿衣吃饭。

 “如今没那么苛刻了。”赵立书笑着摇摇头,再说了,这些后生都好好的,他哪里需要打。

 尤其是郭家豪杨俊俊他们这些,本身就是有了些底子的。

 要不是为了赶上这一波,跟着陆怀谨好好学学,他们哪里会这么急着收入门下。

 众人听着,纷纷点点头:“那确实……”

 这么一想,不禁又有些后悔。

 这就是吃了消息不灵通的亏了,他们身边也有类似的合适的人选啊。

 可惜,错过了这一遭,回头再想拜赵立书为师,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