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越海登陆,新篇揭幕》第八节(第2页)

 吉义只觉进退两难,必须做个决断。仔细一想,实在不能速战速决的话,只有稳一稳再作打算。眼前一片洪水,不知何时能退。天气还是阴雨连绵,梅江上游的水还在哗啦啦涌下来。这种情况下要打梅州实在不宜,不如先退兵,应付了乔嘉言的大军反扑再说。

 于是吉义收拾人马撤退。主力撤到潮州揭阳县,准备迎战从惠州方向来的敌人大军。另派冉三郎、赵军材二将,各领五百人,驻扎到潮州与梅州之间的汤田、汤坑二镇,作为潮州北面的戍卫,负责警戒梅州方向的敌人,并且争取当地土豪支持,争取不到的就消灭。又派精通水性的蒋斗器、方福基二将,各领五百名海贼出身的兵士,坐木排、竹排搜索本军被水攻冲走的人,活的救助,死的埋葬;然后顺着梅江漂下去,到梅江与汀江会合处附近的三河、大埔二村驻扎,也为本军将来再度进攻梅州做准备。

 吉义此次攻打梅州,本来也曾向往来梅州的客商仔细了解过一番梅州的地理情况。但客商毕竟不是军人,不知道哪些情况是军事上重要的,并没有跟吉义讲长沙镇到梅州城之间的几字形大河弯是适合水攻的地方——他们哪里知道?吉义也就了解不到,结果被陆亚子奇计击败,只好狼狈撤军。

 义军主力撤到揭阳县西部的河谷地带。这里是榕江南河的上游,在河边有个小市集叫做河婆圩。该地是从潮州到惠州的商贩往来要道,相传有一位姓何的老妇人最早在此卖茶,她用茶叶、油麻加上苦棘心、金不换等当地药草装在一个大擂钵里,用一根擂棍捣碎泡茶。如此擂出来的茶,清凉解渴、恢复疲劳又有益身体,大受往来商贩欢迎。于是商贩越来越多在此驻足喝茶,这里遂渐渐发展成一个圩集。由于圩集位于河边,河与何同音,该圩集遂叫做河婆圩。

 擂麻泡茶本是江淮一带的习俗,有诗为证:“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足茶。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何婆祖上大概是来自江淮的客家人,带来了那边的习俗,她再以自己的创造加上岭南的药草擂茶,成为本地特产饮品。后人又演变出添加各种食物的吃法,变成一种食品“七宝擂茶”。这样,擂茶既是饮品又是食品,还是可以解暑清热的药品。时至今日,揭阳西部的人广泛流传这种擂茶做法,并随着迁徙传播到更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