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隐患暴露,光刻机启动(第2页)

 

国内没有科研机构专门去搞,南山设备愿意去挑战,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只是他也担心自己的女婿掉到坑里面去了。

 

“这个情况我也是已经预料到了。”

 

“但是要发展半导体产业,光刻机这种核心设备是一定要具备国产化的能力的。”

 

“要不然今后必定会吃大亏,也没有办法让我们的半导体产业成为国际一流的水平。”

 

“现在不开始搞,过个十几年再搞的话,那个时候技术差距就更大,难度也更高了。”

 

江辉很直接的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他虽然没有办法说过两年国际上就不会把先进的光刻机设备卖给华夏企业,但是从产业发展角度去说明,大家也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毕竟今后岭南半导体但凡是给国际半导体巨头带来了威胁,对方是一定会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去打压岭南半导体的。

 

不让你的工厂能够及时的进行设备升级,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手段。

 

“如果你要是下定决心去搞,部里面肯定是全力支持的。”

 

“到时候我让秘书去专门安排人整理一份当初光刻机项目的相关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联系清单。”

 

“你可以直接安排人过去跟他们对接。”

 

“甚至如果有需要的情况下,部里面也可以安排人去做思想工作。”

 

不用江辉多说什么,朱建生也知道南山设备下一步要做什么工作。

 

现在公司里面的人没有任何人懂光刻机,真的从零开始的话,难度太大。

 

招募一批业内人士,就是一个必然的事情。

 

哪怕这些人的技术水平跟国际水平有差距,至少大家都是内行人。

 

“有清单的话,那就最好不过。”

 

“到时候我们也想从一些工厂那边把过去研究的技术和资料都买过来。”

 

“免得到时候出现一些技术纠纷或者资料流失的纠纷。”

 

江辉虽然准备从体制内挖人,但也不打算占什么便宜。

 

那些过时的资料,实际上也不值钱。

 

稍微意思一下,把各个尾巴都清扫干净,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这样子也行。”

 

“不过有些人习惯了体制内的生活,突然要去企业上班,估计会比较难接受。”

 

“我觉得你可以找首都理工大学那边沟通一下,在它们的深城高校设立一个半导体技术以及芯片设备相关的专业。”

 

“并设立一个专门的研究所。”

 

“这么一来,科学院和部里面下属的一些科研人员如果不想离开体制内的话。”

 

“可以由部里面协助出面,把他们调到首都理工大学深城分校来上班。”

 

“这样子也能让他们全程参与到你们的光刻机项目开发之中,也能促进学校实力的提升。”

 

朱建生这么一说,江辉立马眼前一亮。

 

姜还是老的辣啊。

 

有这么一个辅助手段在那边,接下来挖人的时候,基本上就不需要担心挖不出来人了。

 

“我马上去找学校那边沟通一下。”

 

“南山设备和岭南半导体这边出人出力出物资,学校那边出编制等相关的东西,我们双方把半导体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发的事情彻底的搞起来。”

 

“将来指不定凭借着这两个领域的超强影响力,深城分校那边也能成为国内名列的高校呢。”

 

江辉是非常看好半导体产业的前景。

 

只要搞好了,绝对是受益无穷。

 

这会带动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光学、微电子学等一系列学科的快速发展。

 

并且到时候深城分校这边的师生,接触的都是行业最前沿的技术。

 

不像是有些高校,总是教授落后于时代的技术,教材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编写的。

 

江辉原本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学习的是车辆工程专业。

 

但是在《汽车结构》这本书里头,讲授到变速箱的部分的时候,教的都是手动变速箱的东西,自动变速箱直接就跳过不讲。

 

课本中自动变速箱的内容也非常的少,信息也是非常的老旧。

 

还一直拿桑塔纳和捷达的一些变速箱来分析。

 

可是那个时候市场上主流的车型,大部分都是搭载的自动变速箱,手动变速箱已经越来越少见。

 

其他各个模块的内容,自然也是差不多。

 

甚至在那个时候,教材里头还在跟大家教化油器相关的知识,这玩意已经完全被市场淘汰了啊。

 

造成这样子的原因,情况自然是多方面的。

 

但是从结论上来看,国内高校教学生学习的各种东西,普遍跟行业前沿技术不接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

 

……

 

“江总,我听说南山设备和岭南半导体正在跟首都理工大学深城分校商讨半导体相关专业设置和研究机构设立的事情。”

 

“我们深城大学对于半导体行业的相关科研研究也是非常有兴趣。”

 

“国内如果有其他科研院所的老师或者研究院愿意来深城大学发展的话,我们也是非常欢迎的。”

 

张伟作为深城大学校长,以前是在燕京大学担任副校长的职位,眼光自然是不差的。

 

以前岭南半导体和南山设备那边没有提到要跟高校合作的时候,他也就暂时没有着急上前谈双方合作的事情。

 

现在都已经有动作了,他自然是不想落后。

 

“那实在是太好了。”

 

“我们现在不仅进军芯片生产,也准备大规模的进入到芯片生产设备的研究。”

 

“为了尽快的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今后需要的研发人员数量是数以千计,甚至是数以万计的。”

 

深城大学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源,江辉自然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这对他是有好处的事情。

 

当然,在跟深城大学合作的过程当中,岭南半导体和南山设备肯定是需要付出一些研究经费。

 

这也是对方很重视双方合作的原因。

 

但是跟高校合作的研发项目的投入经费,跟自己的研发项目相比,绝对是只会更便宜,不会更贵。

 

人家的老师本来就有学校发工资,学生则是不需要发工资,有点补贴就不错了。

 

所以在人力资源成本那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适当的提供一些补贴,人家就已经很高兴了。

 

当然,这一次从各地挖人过来,为了提高吸引力,在补贴的力度上面,肯定是要加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