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隐患暴露,光刻机启动

第444章 隐患暴露,光刻机启动

 

光刻机这种设备,后世许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过一些。

 

毕竟芯片供应问题让许多媒体都报道了不少相关的内容。

 

但是放在1988年的时候,100个华夏人里头,至少有99个人是听都没有听说过光刻机这个东西的。

 

普通人就不用说了,就算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只要不是相关领域的人,都是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款设备。

 

在八十年代初期,由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实华夏也是专门上马了光刻机项目。

 

当时科学院和电子工业部的相关科研院所和工厂都参与了项目,并且研发出来了第一代的光刻机,可以满足国内低端芯片的需求。

 

但是这些光刻机跟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还有三代产品的距离,短时间内根本就看不到追上的希望。

 

而同期由于美利坚和华夏关系进入到了蜜月期,各种光刻机基本上都能从国际上采购到。

 

再加上经费有限,最终光刻机项目在前两年正式下马了。

 

这对岭南半导体来说,绝对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

 

张少华也好,江辉也好,都是知道这个事情的。

 

毕竟当初决定进军半导体行业的时候,肯定要对这个领域的一些事情进行了解。

 

光刻机作为关键的加工设备,自然是重点关注的对象。

 

要不然张少华他们也不会把采购光刻机作为最优先的动作。

 

“江总,你的这些担忧,看来都会慢慢的变为事实。”

 

“只是我们第一期工厂都还在修建,第二期工厂的厂房都没有建好,如果立马开始第三期工厂的建设的话,似乎风险有点太大。”

 

“我们是不是要考虑一下,跟国内的相关科研院所继续沟通,看看能不能重新启动光刻机的研发”

 

张少华知道江辉其实不喜欢从海外进口设备,现阶段只是没有办法而已。

 

所以看到江辉完全认可自己的担心,他立马就把新的提议给抛了出来。

 

“电子工业部和科学院都已经下马了光刻机项目,现在让他们再次的上马,估计是很困难的。”

 

“并且他们现在的技术水平也还有限,我觉得不能把希望放在他们身上。”

 

“倒不如直接从零开始,在南山设备那边启动包括光刻机在内的芯片生产设备研发项目。”

 

“光刻机、蚀刻机等关键的设备,我们都要具备自己生产的能力。”

 

“相关的技术人员,可以从原本电子工业部那边的科研院所招募。”

 

江辉一直都是很重视设备产业的发展,要不然也不会专门成立南山设备,并且在深城推动成立了工业设备产业园。

 

这几年,南山设备的发展也算是非常的快,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借着这个机会,正式的进军光刻机等设备领域,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时间点。

 

虽然国内的光刻机技术跟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相比后世,还是比较小的。

 

毕竟国际上的光刻机,主要也是在最近十多年才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

 

而十几年前的老旧技术,华夏是已经掌握了的。

 

考虑到现在国际社会在高端设备方面还没有对华夏采取一些措施,南山设备作为港城企业,还是有机会从国际上获得一些资料的。

 

再不济,先对着阿斯麦那边采购回来的光刻机,先搞一轮国产化工作再说。

 

等国产化设备搞出来之后,再在这个基础上研发新一代的产品。

 

虽然这样会导致南山设备的光刻机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几年,但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未来十年,南山设备和岭南半导体这边只要能够紧紧地跟上国际半导体行业发展节奏就行,无法超越也没关系。

 

毕竟华夏国内的各种芯片需求,基本上都是不需要使用到最先进的光刻机,也是可以实现的。

 

像是现在从阿斯麦采购的光刻机,按照历史正常发展的话,需要等到进入到九十年代中期之后,才会有一波比较大的技术进步。

 

这中间算是给南山设备预留了一定的时间去追赶。

 

“如果是南山设备那边能够直接上马光刻机项目,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我们集团研发经费充足,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才加入到研发队伍。”

 

“甚至我们还可以在港城那边成立一个分支机构,吸引国际人才的加入。”

 

张少华很是大胆的提出了一个新建议。

 

他知道在光刻机领域,国内的水平跟国际先进水平之间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

 

而要邀请国际高端人才到深城办公,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

 

如果只是去港城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你先发动公司同事的关系,把曾经光刻机项目团队的人都想办法挖过来。”

 

“只要是有技术在身的人才,待遇都可以谈。”

 

“最差都能比他们现在的工资福利待遇翻一番。”

 

要从体制内挖人,肯定是要下定功夫才行。

 

哪怕宝马汽车集团现在是全国最大的外资企业,想要让习惯了体制内工作的人跳出舒适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当然了,对于真正热爱光刻机设备研究的技术人才来说,情况也许会好一些。

 

“我等会就在内部开个会,把光刻机项目的事情说一下。”

 

“让大家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去挖人。”

 

“然后我也会跟南山设备那边沟通一下这个情况。”

 

对于江辉的这个想法,张少华自然是全力支持。

 

很快的,南山设备和岭南半导体这边就动了起来。

 

为了让这个项目能够真正的落实下去,江辉还专门飞回首都,找老丈人汇报了一下。

 

毕竟电子工业部现在已经并入到了机械电子工业部里头,属于老丈人管辖的范畴。

 

“光刻机这个项目,当年会下马,肯定也是经过了充分的讨论之后才做的决定。”

 

“除了经费问题之外,技术差距太大也是一个大问题。”

 

“岭南半导体二期工厂采购的光刻机是阿斯麦生产的当下最先进的产品。”

 

“你们就算是在这台设备的基础上做国产化工作,恐怕也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朱建生倒不是不支持南山设备去搞光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