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枫渡清江

第504章缙绅出海,海瑞中进士!


朱厚熜这话说后,严嵩和徐阶都不得不认真沉思起来。严嵩深呼吸了一口气。

 他仿佛已经恍然明白皇帝的用意,且看向朱厚熜的眼眸里都充满有赞许与敬佩之意。

 而徐阶却在不经意间皱了一下眉。

 “你们不必急着回答朕,先回去商议商议。”

 朱厚熜这时也没催着两人必须给答案。

 两人倒也在拱手称是后,先离开了御书房。

 不过,严嵩和徐阶并没有先一起商议。

 因为两人其实并不志趣相投。

 所以,两人其实是貌合神离。

 严嵩只先对自己的小舅子欧阳必进与时任吏部尚书熊浃商议起这事来。

 “也就陛下想得出这种大手笔!”

 熊浃不禁先感叹了一句。

 然后,他就看向两人,又说道:“如果真这样做,那就可以让吕宋、倭国、交趾这些地方一直不如本土,乃至只能仰朝廷鼻息维持其安宁。”

 “是这个道理!但这依旧是在逼着待在本土的士民无论多富足也不能十分放纵自己的欲望啊,更难以汉人为奴啊,这对许多人而言,自然是不够安逸的。”

 “用夷为奴到底不如用汉人为奴舒服!”

 欧阳必进这时说着就看向了严嵩:“姐夫觉得呢。”

 “我嘛,自然也觉得陛下这是大手笔,是谋在将来之举。”

 “何况,朝廷现在能够越来越富足,根子上就在于全天下最优秀的士民是我们汉人,这才让我们可以不用杀得吕宋、交趾血流成河就能持续获得大量暴利。”

 “只是以前这些暴利全都在缙绅大户手里。”

 “现在好了,这些暴利不少分到了朝廷手里,朝廷拿着这些钱,如果不用来继续提高我们汉人的整体学识,那这天下暴利还怎么维系?”

 “所以,还是要支持陛下这样做,想为社稷苍生认真做事的,就留在本土,真的践行圣贤之道,克己复礼;”

 “而如果不想为社稷苍生做事,只是想明面上重礼好仁暗地里只想安逸地过人上人生活,则可以去这些地方,用儒表法里的方式愚当地之民、穷当地之民。”

 “这天下总是要贵贱有别的!”

 “陛下为了中华屹立世界,汉人一直优于他族,同时自己为了皇权,也就不能把本土百姓压的太狠,使本土士人不能被制衡,那只能让海外之民成为低贱一等的角色了。”

 “但我大明毕竟引领着这个世界最好最多的知识,所以,海外之民即便比我们本土民众低贱一等,那也会比他们以前和归附我大明以外的蛮夷强的,自然也能从这尊卑中体会出人上人的快乐来,也就能对这样的礼法秩序甘之如饴。”

 严嵩笑着说后,熊浃和欧阳必进都点了点头。

 但熊浃倒是若有所思地问道:“但我汉人安土重迁,而对于早已习惯在乡梓呼风唤雨、萧洒安逸的士绅豪右而言,让他们在家乡看着汉人庶民各个有学识有主张,而不能为自己愚弄驱使,甚至还会反抗自己,乃至纠集百姓与官府对抗自己,甚至拿着圣贤道理对抗他们,那不是要他们命吗?”

 “世上难有两全法,不能只在外虏入侵的时候,才想要百姓爱国还悍不畏死。”

 “作为士大夫,要么把祖宗的骨灰挖出来,把家里的祖田祖产变卖,然后出海做藩国侨民,要么就只能做真正的贤绅儒商,不为己利而叛大义。”

 严嵩说到这里就笑着问了起来:“总不至于还要为能在家乡做人上人而起兵造反吧?”

 ……

 ……

 “真想起兵造反啊!”

 因徐阶举荐而得任礼部尚书的孙承恩在徐阶对他说起天子要将一些有悖礼教的产业往外转移之事后,就忍不住在徐阶一人面前低声说了这么一句。

 “慎言!”

 徐阶瞪了孙承恩一眼。

 孙承恩则在这时站起身来,摊开双臂对徐阶说:“阁老,我知道,起兵造反是天方夜谭,但若真的因此实现汉人人人有士一样的待遇,哪怕是不喜儒学,也能通过专攻其他成为士大夫,那天下礼法就彻底失去了他应该存在的根基,是连嘴上说一说的必要都是不应该再有的,什么忠孝节义,就应该抛开,直接明言,君若非从我等意志之君便是天下人之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