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第2页)
判定目标名称后,他命令下潜至11米水深,在用潜望镜扫视海面一周后,u20号悄然撤离。
5月13日,他们安全抵达威廉港。
德国海军军官视察艇首受损的uB45号潜艇,它属于uB2型根据“卢西塔尼亚”号的出航记录,船上虽然没有配装任何武器,但运载了5500吨枪支弹药,这也佐证了施维格有关第二次爆炸原因的推测。
无论如何,这次导致上千名无辜者罹难的罪行都是无法掩盖的。
“卢西塔尼亚”号沉没的消息迅速发酵,在各国舆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柏林政府顿时陷入千夫所指的狼狈境地。
“卢西塔尼亚”号事件,加上此前多艘商船遭德军潜艇袭击的旧账,使丑国人忍无可忍。
华盛顿方面立即提出严正抗议,要求德国立即停止这种不加警告就攻击非武装商船的行为。
自2月18日潜艇贸易战爆发以来,德国文官政府最担心的局面终于出现了。
uB18号为uB2型首艇,同批建造uB18~uB29号,水面排水量263吨,水面最高航速9.15节,水下5.8节,配备2具500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辅助武器为1门50毫米口径甲板炮为扭转政治上的被动局面。
柏林于6月6日发布命令,宣布大型邮轮不在潜艇攻击目标之列。
然而,此后潜艇误击商船并导致平民伤亡的情况仍旧时有发生。
以霍尔维格为首的德国文官政府,面对巨大的外交压力和舆论谴责已经举步维艰,只能向德皇威廉提出对潜艇战加以限制的请求,但遭到军方的坚决反对。
不过,迫于形势,军方也做出了稍许让步,承诺不再将中立国船只列为打击目标。
但霍尔维格深知,这种故作姿态的让步根本无助于扭转局势。
他一方面警告军方“卢西塔尼亚”号事件无论如何不能重演,另一方面苦劝德皇威廉对潜艇战施以更严格的限制。
好在,霍尔维格的一番苦心最终换来了德皇的首肯,他向军方重申了未经警告不得攻击运输平民船只的命令。
得益于此,到1915年6月,德国潜艇贸易战的首轮攻势暂时告一段落。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一度犹疑观望,到1915年5月终于决心加入协约国阵营参战,不过仍有所保留的只对奥匈帝国宣战,希望集中力量从后者手中夺回的里雅斯特和蒂罗尔这两处“失地”。
由此便在伊松佐河畔、多洛米蒂山脉和的里雅斯特附近
的山地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交战。
志在抢攻的意军在当年六七月间连续发起第一次和第二次伊松佐河战役,结果损兵折将而毫无进展,伊松佐河畔的两军由是陷入了僵持状态。
在吃了两次苦头之后,意大利陆军总参谋长路易基·卡多纳将军本不急于发动新的进攻。
他已经意识到意大利的资源和这个国家的雄心壮志不成正比,就眼前的形势而言,他至少需要足够数量的重炮和炮弹。
而据卡多纳估计,就算全意大利的武器制造商集中一年时间来生产,恐怕也填补不了前线的火炮缺口。
可是卡多纳扛不住来自罗马政府的压力,政要们高调宣称在年底前必须取得一场“巨大的胜利”。
就算梦寐以求的城市的里雅斯特不能入手,那么戈里齐亚总可以吧?戈里齐亚是亚得里亚海岸的一座美丽城市,也属于意大利人眼中的“失地”。
更大的压力来自同一阵营中的盟友。
保加利亚于1915年9月宣布加入同盟国,接着塞尔维亚就被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两面夹击,生存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英法军队在法国的攻势亦陷入困顿,他们强烈要求意大利采取行动。
这样一来,卡多纳肩上的进攻责任就变得不可推卸了。
数月以来,意军不断向伊松佐河地区调集火炮和炮弹,参谋人员也拟制了进攻计划。
总体来说,虽然的里雅斯特仍然可望不可及,但是戈里齐亚已被认为是可以攻取的目标。
诚然,戈里齐亚并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不过它离意大利前线只有几千米远,看起来进攻难度不会太大。
按照计划,由弗鲁戈尼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进攻戈里齐亚以北的托尔曼和普拉瓦,以及附近的波德戈拉和萨博蒂诺山地;
而奥斯塔公爵的第3集团军则攻击戈里齐亚以南的圣米克尔山,以两面包抄之势拿下戈里齐亚。
经过对前两次战役的总结,意军总参谋部确定了新的进攻战术,冠其名曰“有条不紊的前进”。
具体来说:炮火准备既要猛烈到足以摧毁敌人前沿阵地的程度,可也不能持续太长时间,以免敌军增援部队有时间进抵一线地区。
为了减轻主攻方向上的阻力,应该在多个方向上同时发动牵制性进攻。
步兵进攻时,炮火要向前延伸,一来打击敌人后方,二来阻止其增援企图。
鉴于奥军在其山间阵地上密布铁丝网,参谋们还设计出了应对方案,那就是在进攻前一天的晚上,派出“破坏分队”在铁丝网上打开缺口。
这些分队由4到5人组成,每人配备一把钢丝剪、数枚手榴弹和一具爆破筒。
意军的爆破筒参考英军的同类装备,筒身长约2米,点火索像蜡烛芯一样向前探出,据称在引爆后可以在铁丝网中开出直径3米到5米的大洞。
10月18日,一个寒冷的秋日,1300多门意大利大炮在50千米长的战线上猛烈开火,第3次伊松佐河战役打响了。
炮击的声势远远超过了前两次战役,不过由于重炮数量不足,意军炮兵主力仍是75毫米野炮,这种火炮在压制作战中的威力是相对较弱的。
尽管卡多纳曾主张缩短炮击时间,但炮击还是持续了好几天,意大利步兵直到10月21日才离开他们的战壕向前进发。
意大利人满心期待着重大胜利,可是等着他们的却是苦难。
在意大利逃兵的“帮助”下,奥地利人已经对意军的计划了如指掌,他们加固了阵地,补充了机枪,等着敌人上前。
奥军拥有灵活的战术。
白天,士兵们都在战壕里伏低身子,留下狙击手向不知如何隐蔽自己的意大利人开枪,炮兵则退到意军的炮火范围之外。
到了晚上,奥军士兵则不断开火,他们向意军阵地上空打出探照灯,引导已经向前移动位置的炮兵猛烈开炮。
奥地利军队在伊松佐河沿线的山区布置有3道防线,其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呼应的格局简直是教科书式的。
这些防御系统的深度足以吸收敌人取得局部突破时的冲击力,在意军实施炮击时,第一道防线内
几乎空无一人,士兵们都转移到了后续防线中。
而当意军步兵开始上前时,守军也就迅速进入第一道防线,同时还能很快就得到第二线部队的加强。
而在意军这方面,战场的实际和参谋部事前的预想大不一样。
炮击的准确性很差,没有空中侦察手段,炮火观察员就算站在教堂的塔顶上也无法看清远方。
步兵和支援炮火之间的协调低劣,炮弹供应不足,不少火炮又因为过度使用而炸膛。
以铁丝网为目标的破坏分队的成效也不佳,爆破筒的导火索很容易受潮而失效,就算成功引爆,在铁丝网上开出的孔洞也很窄,只有集中使用大量爆破筒时,才会在铁丝网上开出较大的通道。
不过当意大利士兵从其中挤过时,却形成了致命的瓶颈——他们成了送给敌人机枪手的礼物。
意大利第2集团军猛攻托尔曼,但毫无成果。
此地的一个焦点是俯瞰着普拉瓦的383高地,那里的奥军阵地坚不可摧。
指挥着位置最靠前的那个军的军长路易吉·卡佩罗将军在利比亚的意大利殖民战争期间获得过“屠夫”的绰号,他催动部下发动了多至30次冲锋,但每一次都被奥地利人击退。
卡多纳将军一直很欣赏“屠夫”,但这一次也对他近乎野蛮的打法产生了怀疑。
就算意军在局部取得了突破,也很快就会在敌人的第一次炮击、手榴弹的狂潮或反击部队的刺刀冲锋面前而瓦解。
奥地利人发现在反击中打退意大利人并不是什么难事,奥军士兵已经习惯于艰难困苦和严苛纪律,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步枪、手榴弹、刺刀、尖刺棍棒和匕首,相比之下,意大利士兵粗枝大叶、经验匮乏、军纪不严。
当转入防御时,意大利人吃到的苦头一点也不比他们进攻时少。
意军士兵没有在山间开辟战壕必不可少的凿岩机和炸药,他们只能把石头和沙袋堆起来保护自己,于是许多士兵沦为奥地利神枪手的标靶。
当下级士官和士兵要求组织“合理防御体系”时,许多意军军官对此表示蔑视,称这不符合意大利人“勇敢的性格”。
如是一来,和意军总参谋部在战前判断的完全相反,奥匈军队在戈里齐亚附近地区毫不动摇,第3次伊松佐河战役可谓开局不利。
经过最初几天的战斗,交战的重心移向了戈里齐亚以南的圣米克尔山一线。
意军和奥军在这片战场上反复拉锯,控制权从一边转移到另一边,意大利人一度压过奥地利人的阵地,但很快又在后者的反击下退却。
在圣米克尔和蒙法尔科内之间,连绵山地的悬崖上下起伏,令人望而生畏。
意军投入了善长山地战的锡耶纳旅,经过连续恶战,这个旅到10月25日夺取了一处奥军堡垒,其时该旅的3个团已经全部投入交战。
可是意大利人的喜悦是短暂的,就在那天晚上,奥军发起了凶狠的反击,迫使已无预备队可用的锡耶纳旅又回到了他们最初出发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