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贵族月下喝鸡汤

第224章(第3页)

 在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上,还要加上战后暴力及边界冲突导致的死亡。 

 这就导致了一个十分可怕的问题,对于欧洲大陆上的国家来说,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丧命于战场(尤其是小国家),这使得连最基本的战后恢复都没有办法正常进行。 

 战争的经济代价是巨大的,一战的直接开销是自18世纪末到1914年欧洲发动的所有战争的战费的6倍以上(这里仅仅计算的是战费,还没有将战争所带来的连带损失算上)。 

 最直接受战争影响国家的战后产值远远低于1913年。 

 相比之下,英国的情况真的算是好的了。 

 但即使如此,英国的国债在1918年也比1914年高了几乎12倍。 

 所有协约国中,英国对丑国的净负债最高1922年达到近45亿美金。 

 这意味着它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要长久依赖丑国的信贷才能维持经济。 

 中立国也难逃战争对经济的打击。 

 它们大多数使用扩工业产能的方式来生产军火,装备军队、外销和保护自身的中立,瑞典就是这样做的。 

 然而,随着战争结束,工场没有了订单,工人失业,再加上全欧洲的经济不振,瑞典也因此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在比利时和法国东北部,这些地区是作战的战场,它们受到的破坏惨不忍睹。几十万所房屋被毁,大片农田抛荒,大部分牲畜被杀。 

 和一战东线有牵连的国家遭受的破坏实际上是最为严重的,因为东线的战斗流动性更大,情况完全不同。 

 塞尔维亚、波兰、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地区处于交战双方的拉锯区,受到的坏极为惨重。 

 胜利班师,在伦敦受到英雄式欢迎的英军士兵至少看到祖国和他们离开时相差不大。 

 相比之下,当欧洲大陆的士兵们返回家乡时,几乎等于直接一脚踏进了社会动荡和经济混乱之中。 

 奇怪的是,在管理战后劳工市场、控制失业率方面,战败的德国比战胜的英国(和中立的荷兰)做得更好。 

 德国采取的方法包括强制妇女放弃她们在战时担负的工作,用男人取而代之。 

 不对通货膨进行控制(直接刺激国内外工厂投资兴建),因为如果在这个时候若是推行通货紧缩政策会进一步打击德经济,使之无法为大批复员军人提供就业,而且对于德国来说大量的青壮年都死在战场上了,只能采取极端手法加以利用,让他们去不停地工作才能恢复经济。 

 可是,恶性的通胀政策是饮鸩止渴,德国很快就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一战之后,德国的国家负债几乎增加了30倍,投入流通的纸质货币增加了20多倍。 

 1918年的物价比战前上涨了5倍,货币贬值了大约50%。德国并非唯一受困于此的国家。 

 奥匈帝国的战时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更加严重。 

 1919年,法国、荷兰、意大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物价比1913年高了3倍。 

 英国在这方面因为其通货紧缩政策物价还是基本稳定的,不过工人的工资却少到连饭都吃不起了。 

 在战后的中欧和东欧,通货膨胀如野马般完全失控。波兰、奥地利和毛熊的货币由于极度通货膨胀成了废纸。 

 1920年波兰纸币马克取代奥地利克朗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影响甚大。 

 多年担任波兰东南部杰科村村长的扬·斯洛姆卡曾经在日记写道: 

 “卖了东西如果不马上用得来的钱买东西的话,就会吃大亏。 

 很多人卖了房子或田地,或一部分牲畜,把钱藏在家里或存入银行。 

 这样的人失去了一切,成了乞丐。另一方面,那些通过借钱囤积商品的人发了大财。 

 钞票是一堆一堆的叠成的,得用皮箱或篮子来盛。 

 钱包那类东西不管用。日常用品的价钱先是几千块钱,然后成了几百万块,最后是几十亿块。” 

 直到1924年,波兰发行了新货币兹罗提,才实现了物价的稳定。法国之所以出兵鲁尔,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报复德国,因为后者竟然用已经大幅贬的马克来支付战争赔款。 

 普鲁士当初发动战争,就是把宝压在了己方打赢大战,靠战败国的赔款来收回成本。 

 而从战后欧洲的恶性通胀程度来看,就算是同盟战胜,这个成本也根本没法收回。 

 更现实的是,德国政府要承担战败的经济后果,而且它还不愿意阻止通货膨胀。 

 战争刚结束时,德国政府其实是采取了遏制物价上涨的措施的,但当1921年宣布了战争赔款的具体要求后,面对天价赔款,魏玛德国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对高通胀坐视不管。 

 通货膨胀使德国付清了内债,防止了在英国发生的那种因通缩措施引发的严重劳工骚乱。 

 此外,它还帮助德国工业在战后迅速复苏,强力推动了出口。 

 工业企业家可以贷款进行必要的投资,然后用贬了值的货币偿债。 

 货币贬值使德国能以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价格出口货物。 

 这让德国在1920年到1922年之间工业生产增长巨大,失业率不断降低,与此同时,丑国、英国和法国的通货紧缩政策产生了恰好相反的效果—生产率下降,失业率上升。 

 德国的工会势力素来强大,它们在最初高通胀的时期通过威胁雇主的方式让雇佣者按照通胀比率来发放工资,甚至还争取到了更多的工资和更少的工作时间。 

 但是,通货膨胀使非技术工人和靠固定收入或养老金生活者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1923年的鲁尔危机期间,魏玛德国的通货膨胀完全失控,成为不折不扣的灾难,工会和工厂主统统没法做了,整个国家陷入崩溃状态。 

 1914年,美元与马克的兑换率是1:4.2;战争结束时,美元成了德国最重要的硬通货,对马克的兑换率是1:14,1920年末上升到1:65,1922年1月又升至1:17972,到1923年11月,更是飙升到令人晕眩的1:44亿。 

 这种简直令人无法理解的天文数字对德国战后的经济一度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如果没有丑国持续输血和魏玛德国及时的改变了通胀政策,那二战恐怕是得提前10年爆发。 

 当时销量最高的《柏林晨邮报》中曾报道了这样一件事: 

 柏林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老人储蓄了10万马克,换个时代,他也许能靠这笔钱过上比较舒适的退体生活,但是通货膨胀使他的存款变得一文不值,只够买一张地铁票。他乘地铁在柏林城绕了一圈,回家后把自己关在公寓里活活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