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山下一只猪

第119章 前七下西洋,后马关条约


 赵匡胤蹭的一下站了起来:“老朱你刚刚说什么?不会是开玩笑的吧?”

 “我的陵墓被人盗了,而且还是被盗了好几次!”

 老朱笑嘻嘻的说道:“因为我们这边的记录的确是这个样子。”

 “这才几百年的时间。”

 “你可以问问小朱,估计到了现代,光顾过你陵墓的人应该会更多!”

 赵匡胤急忙问道:“小朱,真的假的,我的陵墓被盗过很多次?”

 朱明搜索了一下。

 “确实有不少人光顾过,主要也与宋朝那时候的环境有关。”

 “金人南下,朝廷都搬到了别的地方。”

 “原来的陵墓谁还会管。”

 “被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放心,你的陵墓已经保护了起来!”

 赵匡胤大骂:“那个胆大包天之人,敢盗我的墓,让我抓住了,看我不弄死他!”

 朱明:“隔着不少年呢,难度有点大!”

 老朱安慰着说道:“谁还没被盗过,老杨比你还惨,自己都把自己的墓挖了一次。”

 赵匡胤问道:“就是这个原因,你们就不修皇陵了?”

 老朱:“你给他看看,你们那里是怎么保护的。”

 朱明找了几个视频,赵匡胤突然觉得,还不如不保护呢。

 棺材都给你撬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生前没见过瓷砖,死后还能用上!

 “我决定了,以后我也不修皇陵了!”

 “还得告诉天下人,我坟墓里面什么都没有!”

 .........

 汉武帝心道不好,忐忑的问道:“我的陵墓呢?”

 朱明继续搜索。

 “老刘,你最好稳住,你的墓可能比老赵的光顾者还要多,你嘎了三年后,就有人买卖从你陵墓中盗出来的陪葬品,后来更是被几支大军挖盗。”

 汉武帝满脸惊讶:“被大军偷盗?”

 朱明:“后来有专门盗墓的军队,你应该就是被专业盗墓将领带着大军偷盗过!”

 汉武帝觉得胸口有股闷气。

 “谁发明这么缺德的军队,还专门挖人坟墓,不怕遭天谴吗?”

 朱明:“所以说,你们埋这么多东西干什么。”

 “那些吃不上饭或者没钱的大军,为了生存,盗墓也就很正常了。”

 “尤其是皇陵,里面是真有宝贝!”

 老杨:“哼,你要知道我的遭遇,你应该感到高兴!”

 汉武帝有点好奇:“老杨,你的墓也被盗了?”

 老杨:“我感觉还不如被盗了呢。”

 朱明拿出视频。

 看到老杨的坟墓是如何被发现。

 以及整个过程。

 看到两颗牙,被人参观。

 顿时心里有点平衡。

 汉武帝深呼吸:“老杨,不得不说,你这两颗牙齿挺漂亮!”

 “我回去后就把陵墓停了,有那钱还不如用来北征匈奴呢!”

 朱明:“我觉得你们还是修一个,多弄点壁画文字什么的,也得告诉后人,你们所处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

 “说不定日后还能作为景点博物馆等,带动一下当地的发展。”

 提起景点,所有的皇帝都郁闷了。

 .............

 杨广看着朱棣:“老弟,你们那里造船技术不错,回头我让人去跟你们学习一下。”

 朱棣拍着胸膛:“大哥放心,包教包会。”

 老朱问道:“你怎么想起来造船了?”

 老杨:“这不是想去全世界看看,提前做好标记,到时候好去征服。”

 “尤其是那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必须占领下来!”

 始皇一惊:“难怪都说你有远见,想的真远,可惜大秦现在水平有限,先处理周围再说。”

 汉武帝羡慕:“我得先干翻匈奴,匈奴一日不灭,大汉难以腾出手来。”

 李渊哈哈一笑:“表弟,你好好干,咱们两个情况差不多,等我收拾了世家门阀,正好可以走你的路!”

 赵匡胤:“什么时候来个后代,也来援助援助自己这个开国皇帝。”

 老朱拍了拍杨广的肩膀:“不愧是老杨,跟咱想的一样,我已经让人研究,能够远洋的大船了。”


 “等到收拾完北方,就可以开始远洋了。”

 “这一次,大明要引导大航海时代!”

 朱棣嘿嘿一笑:“我手下有个能人郑和,正在准备造船航海!”

 哪怕朱明历史不及格,也知道郑和是谁。

 “这个郑和可是很厉害,七下西洋,去过不少地方。”

 朱棣惊喜的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朱明点点头:“当然了。”

 “我给你们讲一下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远航活动。

 .............

 第一次航行是永乐三年。

 永乐三年,郑和船队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出发。

 抵达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

 接着,郑和朝着爪哇方向航行。

 船队到达爪哇时,遇到了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