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七王之乱,朕会杀晁错?(第2页)
吴太子在和皇太子玩博戏的时候,吴太子在棋桌上争胜,态度不恭,太子刘启愤而拿起棋盘重砸吴太子头颅,当场将他砸死。
儿子被太子刘启误杀后,吴王从此不遵守诸侯对天子的礼节,称病不朝。朝廷以为他是因为失去儿子的缘故,但经过查实,确证吴王并没有什么病,就拘押了吴国使者。
不过,汉文帝也没有处罚吴王,但是吴王和朝廷的间隙已生。
汉景帝听到这里摸了摸鼻子,想起这件事,心里怒骂吴王,惯子如杀子,一个吴王世子在我太子面前装逼,叫嚣着不服就干,还以为多能打呢,谁知道这么不经打,一下就过去了。
为此自己还挨了父皇一顿打,现在想到都隐隐作痛。
汉武帝满脸羡慕看向自己的父皇,自己小时候都没有这么厉害,那些王爷的儿子,最多也就是打一顿,可是不敢下死手。
.......
手机继续播放:
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诸侯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御史大夫晁错开始与汉景帝谋划削藩。
景帝二年,晁错向景帝上《削藩策》,再次上陈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
等到楚王来朝,晁错借机说楚王刘戊为薄太后服丧时偷偷淫乱,请求诛杀他。
汉景帝下诏赦免死罪,改为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两年前赵王刘遂有罪,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刘卬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削减其六个县;随之景帝又与群臣商议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事宜。
汉景帝的削藩之举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动,吴王刘濞担心削地没完没了,就想进行谋反,遂亲往胶西,与胶西王刘卬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
刘卬同意谋反,并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相约反汉。吴王刘濞同时还派人前往楚、赵、淮南诸国,通谋相约起兵。
不久,汉景帝降诏削夺吴王刘濞的鄣郡、会稽郡。
诏令传到吴国,吴王刘濞立即谋杀了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联合串通好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六王公开反叛。
刘濞征募了封国内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众三十余万人,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口号,举兵西向,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一时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
叛军声势浩大,迅速席卷了大片土地。
朝廷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叛军做大。
汉景帝当机立断,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率领大军前去平叛。
曾当过吴国丞相的袁盎向景帝献策诛杀晁错,满足叛军“清君侧”的要求以换取他们退兵。
叛军声势浩大,景帝思虑过后,采纳了袁盎之计,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
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腰斩晁错于东市。
以为能够平息藩王的怒火,让大汉停止战乱。
可惜事与愿违。
杀死晁错并没有让七国军队停下进攻的步伐,七国联军反而认为景帝软弱无能,于是刘濞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拒见袁盎。
汉景帝这才下决心武力镇压叛乱,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位将军领兵抵御吴楚联军,派曲周侯郦寄领兵攻打赵国、栾布攻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视齐、赵的动向。
......
晁错听着听着,感觉到脖子传来凉意,忍不住摸了摸。
眼睛直勾勾的看向汉景帝。
“陛下,袁盎真的向您提议过此事?”
晁错没有怀疑。
前面的事情说的都是对的,而且自己也知道,袁盎去见过陛下,谈论许久,然后悄悄离开,并且,这几天一些大臣,看向自己的眼神有点不对劲。
根据自己对汉景帝的了解,觉得为了让七王罢兵,真有可能诛杀自己。
汉景帝脸色不变,心里破口大骂,这种不重要的事情,就不需要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