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七王之乱,朕会杀晁错?(第3页)
晁错可能还只是怀疑,但是汉景帝却知道,自己是真打算杀了晁错。
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都是自己安排的人,就是给晁错网络一些罪名。
能够站在朝他那个上面,谁还没点事情。
就算自己没事情,家里人或者奴仆,总会出现几个恶霸,想找总是能够找出来。
而且,出现在后世之前,自己正是打算带着晁错大吃一顿,也当做送行。
只是没想到,根据手机里面所说,自己杀了晁错,根本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让汉景帝在心里大骂袁盎,净出一些馊主意,害得自己失去一位智囊。
如今更是不能承认。
“假的、都是假的,这是污蔑朕,朕怎么会对晁师动手,你我虽是君臣,但亦师亦友,朕怎么会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肯定是史官对我有意见,故意抹黑朕!朕可以在这里保证,只要晁师不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朕活着一天,晁师绝不会刀斧加身!”
只要我不承认,这件事情就是假的。
就算这里真的是大汉两千多年后,那也是这个时代。
在自己的大汉,事情还没有发生,以后也不会发生,没有发生的的事情,为什么要承认!
晁错狠狠地翻了个大白眼,心中暗自思忖道:你口口声声言及亦师亦友,然而我对你之熟悉程度,远甚于你自身所能想象。单瞧你此刻这番神情,老臣只需稍加端详,便能轻易分辨出真伪来。
在心底里破口大骂起来,昏庸无道之君主、残暴不仁之暴君,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所形容者正是汝这般人物。
自然啦,这些怨怼之辞仅能深藏于心,面上却需装出一副激昂慷慨之色,仿若得遇贤明之主一般:“老臣衷心感激陛下隆恩,既有陛下此番金口玉言,微臣哪怕是刀山火海,亦将万死不辞!”
......
手机再次播放:
周亚夫率汉军屯于梁国以北的昌邑,他没理会梁国所受到的吴楚军攻击之急,而是轻兵南下,夺取泗水入淮之口,截断吴楚军的粮道,使其陷入困境。
吴军多是步兵,利于险阻;汉军多是车骑,利于平地。
战事在淮北平地进行,使得吴军居于不利地位。
梁国又坚守睢阳,让吴军无法越过。
吴军北至下邑周亚夫军营求战,结果一败涂地,兵力损失惨重。
周亚夫派精兵追击,吴王刘濞一路逃窜,带着数千人逃至长江以南的丹徒。
汉遣人策动吴军中的东越人反吴,吴王被杀。
楚王刘戊和参加反叛的诸王,也因兵败或自杀或被杀。
历时三月的吴楚七国之乱,遂被完全平定,七王皆死!
七国之乱平息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
汉景帝趁势收夺各诸侯国的支郡、边郡归朝廷所有,并进一步采取措施,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继续推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计划,先后分封了诸皇子为诸侯王;
取消诸侯王任免封国官吏和征收赋税的权力,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由皇帝派去官吏;
改革诸侯国的官制,改丞相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
规定诸侯王不能自治其国,无权过问封国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规定的数额收取该国的租税作为俸禄。
诸侯王强大难治的局面大为改变,因而进一步加强了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
使得西汉王朝的实力愈发强大,汉族人对匈奴的反攻,也逐渐拉开序幕,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固,起到了卓越的成效。
汉景帝目露精光,大喝一声:“好!”
晁错捋着胡须:“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彻底解决诸王国中之国这个顽疾!”
汉武帝高兴的说道:“多谢父皇,不然这就是我的事情了。不过,父皇之前不相信这里是两千年以后,父皇就不觉得,这有没有可能是我们哄骗你的?”
此问一出,笑声戛然而止。
汉景帝满头黑线,脑中马上出现一个词: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