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进大明火器的设想(第2页)
“那当初元朝的统治者就放任空印之事的发生?”
张泊点了点头。
“没错,实际上元朝甚至都没有发现此事的存在,因为元朝可是马背上的国家,让他打天下容易,但是要想治理国家,那就是一坨,因此这些官员糊弄起元朝统治者自然是驾轻就熟。
至于为什么汉唐宋时期没有空印之事,是因为这些朝代的朝堂可没有元朝如此简单,你让官员空印试试,下场肯定不必多说。”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玩什么聊斋啊。
“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难道他们没有记忆吗,为何他们胆敢如此?”
“与我之前所说的一样,他们轻视了陛下,因为陛下早年间的乞丐出身,致使他们觉得陛下不会察觉到这一切,因此就发生了此等事情。”
老朱什么身份,从被元朝压迫的底层爬上皇帝之位的人,可不是不识五谷之人,官员的小心思他多少年前就见过了。
在老朱面前这么搞,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其心可诛!这些官员可知他们的这一行为,会影响多少的百姓,如此说来,要对其严惩了。”
朱标说完,端起桌上的已经放凉的茶水一饮而尽。
见朱标已经了解了空印案的起末,也下定了决心,张泊也不再多言,拿起桌上的一个香瓜,啃了起来。
“店家,我的事情已经结束,下面就是长庚的事了。”
宋应星也有事问他?不知道是什么事。
莫非是些物理化学之类的问题?
张泊一脸好
奇地转向宋应星的方向。
“店家,刚刚大明末年的火铳你也看到了,我来此的目的,就是想询问一番,如今的大明火铳,可还有改进方案?”
就如同明末的火铳较之明初时期进步明显,宋应星相信,作为明末四百后的店家肯定会有一些关于火器的独到见解。
“大明火器?”
张泊轻声念叨了一声,明末时期的火器貌似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在某些方面一度被西方赶超,但是另一方面,又能通过以往的积累,快速地将西方的火器抄袭过来加以完善。
但是很可惜,当时的朝廷对于这些奇巧淫技不感兴趣。
这也就是为什么写下《天工开物》的宋应星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学教谕,而为大发明了“迅雷铳”、“掣电铳”等一系列先进火器的赵世祯,仅仅是一个中书舍人,从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