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永乐朝的来客(第2页)
“客官,不知可否告知你的姓名。”
一旁的刘据也是好奇地看向看向壮汉,他也想从兄长的口中知晓眼前之人的来历。
“嗯?你这店家好生奇怪,怎么还问及客人的姓名。”
得,现在来这的客人一个比一个难搞,二话不说,先反问一句。
“那是因为我这间食肆特殊,只有历史留名之人才能够进入,而你,就是历史留名之人。”
壮汉脸上一脸无语地看向张泊。
那副神情就好似在说,信你就有鬼了。
面对着油盐不进的壮汉,张泊与刘据对望了一眼,随后便放弃了询问的打算。
等他付钱的时候再询问一番吧。
一刻钟的功夫过后,壮汉吃饱喝足,从袖中掏出几件东西,一下子拍在石桌之上。
“店家,不错,这顿饭我甚是满意,这些,就当是我的赏钱了。”
壮汉说完,便欲准备离去。
张泊将酒碗移开,瞬间就看到了桌上对方所付的钱财。
竟然是几粒金豆子!
这着实有些出乎张泊的预料。
毕竟之前来这里的古人,一般都是付的具有他们各自朝代特点的货币。
刘关张就是五铢钱,朱标就是大明宝钞,李清照就是绍圣通宝。
像今天这样直接拿出金豆子,可是史上头一遭。
毕竟,在历朝历代,金子可都是属于稀罕玩意,就比如大明,甚至在发行宝钞的时候,都严禁兑换金银。
“喂,客官等等。”
既然如今无法通过钱币来确定对方的身份,那就只有像对方询问了。
不过,令张泊有些意外的是,他的喊声却令得哪位壮汉加快了脚步,几步之间,就已经离开了农家乐。
嗯?什么情况,怎么听到他的呼喊声,壮汉反而加快了脚步。
愣神片刻,张泊便追了出去。
此刻的街面之上,哪里还有壮汉的影子。
这么说来,对方确实是古人无疑。
但是为何刚刚听到自己呼喊他的声音,他却直接跑掉了呢。
张泊带着种种疑问,回到了石桌旁。
刘据此刻在石桌上翻找着什么。
“小据,怎么了。”
“兄长,刚刚那人,将我的望远镜给带走了。”
我去,那人未免太不道德了吧,竟然偷东西。
就这,还是历史留名的人物?
不过,说不道德也不对,最起码,对方用金子给他结账了。
只可惜,啥消息都没有打探出来
那就只有等那壮汉下次再来了。
“小据,走,我去仓库里再给你拿一个。”
“谢谢兄长。”
拿出一只崭新的望远镜,交给刘据。
“对了,小据,此行回去之后,记得和马皇后与冠军侯说一声,该来我这一趟了,我们要准备出发,去为他们两人看病了。”
“是,兄长。”
永乐五年,应天府,外城。
大明永乐皇帝朱棣的第二子朱高煦正骑着马匹,志得意满地行走在官道之上。
他从怀中掏出之前刘据的望远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此行不错,竟然收获了如此重要的宝贝。
朱高煦越看越爱不释手,接下来的去处,他都已经想好了。
那就是他三弟的宅邸。
两刻钟的时间后,朱高煦来到赵王府。
翻身下马,几个大步之间,就迈入了赵王府。
“老三,老三。”
“二哥,啥事啊,莫不是又要联合我去老爷子那闹腾,我先说好,我可不去。”
大明永乐皇帝朱棣的三子朱高燧从另一处院落走出,显然对于自家二哥来此的目的有着不小的怀疑。
“老三,你在想什么呢,我怎么会是那种人呢。”
朱高燧一脸不信地看向自家二哥。
自家二哥什么德行,他能不知道?
就因为当初老爷子将大哥定为太子,将他定为汉王。
这几年他没事就去找老爷子闹腾。
“老三,被你一打扰,差点忘了正事。”
朱高煦说完,从怀中掏出望远镜。
“诺,看看吧。”
“二哥,这是啥。”
接过朱高煦递来的望远镜,朱高燧有些不明所以地说道。
“你看啊,是这样用。”
在朱高煦的演示下,朱高燧很快就明白了如何使用。
看了几眼,朱高燧很快露出了和之前朱高煦一样的神情。
“二……二哥,此物为名太过神奇了,不知此物你是从哪获得的。”
“那自然是从……番人那获得的。”
联想到自家老三的“大嘴巴”,朱高煦还是决定暂时不告诉他这件奇物的来历。
“番人……那二哥,你能不能给我也整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