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一百九十七章 永乐朝的来客(第3页)

 “行,我再去问问那番人,看看还有没有,不过,此事记得保密。”

 他也确实想要再去一趟那处食肆,顺便问问那个孩童,那望远镜是从何而来。

 在这之前,先过过瘾。

 “这是当然,你老弟我的嘴最严实了。”

 朱高煦此刻露出了和之前朱高燧差不多的神情。

 骗二哥可以,别把自己骗了。

 ……

 洪武十五年,应天府。

 今日的应天府,发生了一件不算大,也不算小的事情。

 朝廷又开始发行宝钞了。

 对于这个消息,大多数人是嗤之以鼻的。

 上过一次当还不够,还想再上一次当?

 因此,大多数人都对此无动于衷。

 应天府,一间酒楼之中。

 “你听说了吗,朝廷又发布了大明宝钞。”

 “啊?现在谁还用大明宝钞啊,之前发行的一贯宝钞,现在价值仅仅有五百文,一百文的大明宝钞,仅仅有五十文,价值几乎都降了一半,说不定将来啊,连一半的价值都没有了,这谁敢用啊,狗都不用。”

 “据说,这大明宝钞与之前的大明宝钞截然不同了。”

 “这你都信,换汤不换药罢了,难道还能玩出花来?”

 “还真不一样,根据城门口告示上所获取的消息,似乎这次发行的大明宝钞能够兑换成铜钱了。”

 “能够兑换铜钱,真的假的?之前可是不能兑换宝钞的。就在不久前,有人大肆低价收购宝钞,我将手中的宝钞卖了,如此看来,血亏。”

 “应该是真的吧,我还没有来得及去,听说要兑换的话,是去朝廷的宝钞提举司去兑换,也不知道真假。”

 “既然有告示,那想来就是真的,还愣着干嘛,快点去兑换啊,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呢。”

 “行行,那快走。”

 与此同时,宝钞提举司的门口,正人头攒动,数十位的百姓正扬着手中的大明宝钞,想要兑换成铜钱。

 所幸现场有着士卒在维持着秩序,也就没有发生严重的事故。

 李承乾看着手中着薄薄的一张纸,脸上也是浮现出无限的感慨。

 谁曾想到,这薄薄的一张纸,就价值一贯。

 如今看来,大明确实算是走在了大唐的前列。

 帮助大唐来实验纸钞的可能性。

 一旁的朱标看着眼前人头攒动的一幕,脸色异常平静。

 虽然如今看似送出去不少的钱财,但是如店家所言的那样,只要建立起纸钞的信用,那么,将会有很多人愿意将铜钱兑换成纸钞的。

 只要能够稳定下来,那对于大明来说,可以算作是变相地增加收入了。

 “高明,我们走吧,接下来,为你介绍一番我的家眷。”

 经过两刻钟的行程,两人已经到达了太子府。

 “殿下,您的意思是说,将雄英接到宫中?”

 吕氏有些不解地向朱标确认道。

 朱标点了点头。

 “殿下,你日夜为国事操劳,将雄英接到宫中,会不会……”

 虽然吕氏说话极为平静,但是她额头上留下的滴滴汗珠也是说明了她心底的慌张。

 难道殿下发现那件事了?

 “关于此事,不用担心,我心里有数。”

 殿下都这么说了,吕氏也选择了闭口不言。

 只期待不要东窗事发就好。

 就这样,朱雄英便跟随着朱标返回了紫禁城。

 三人同乘一辆马车,朱标也开始第一次为朱雄英介绍起李承乾的身份。

 当得知眼前的的年轻人是大唐的废太子李承乾时,朱雄英瞪大的双眼。

 作为大明皇长孙,将来的大明太子,学习历史上各位太子的得失,算是必修的功课。

 因而,对于眼前的这位大唐废太子,朱雄英也算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而且,在他得知自己能够前往所谓的大唐之际,那张开的嘴巴,都快要塞下一个鸡蛋了。

 “朱兄,看起来,我的名声似乎在大明也极为响亮呢。”

 看到朱雄英看着自己一脸难以置信的神情,李承乾倒也是开起了玩笑。

 “高明,你可不要妄自菲薄,现在的你,可与历史上不一样了。”

 随后,朱标转过头来,向着朱雄英叮嘱道。

 “雄英,此行前往大唐,切记,不可鲁莽行事,要听高明的话。”

 虽说这消息对于朱雄英来说极为震撼,但是面对着父亲的告诫,朱雄英同样收起了之前吃惊的神情,对着朱标郑重的回复道。

 “是,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