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作者是书圣王羲之。

 真迹据说是给李世民陪葬了,现在留下的,大多是一些临摹本。

 这也是张泊向李承乾提及此事的原因。

 如果可以的话,让李承乾拍几张《兰亭集序》的照片回来,当个收藏品也不错。

 不过,很显然,李承乾对于这个消息也是十分的意外。

 “店家,你是说,父皇会得到《兰亭集序》!”

 李承乾可是清晰地知晓父皇对于书法的喜好,尤其是对王羲之的作品。

 这些年,父皇网罗天下王羲之的作品,每得一件真迹,必然视若珍宝,闲暇时光便会临摹一番,细细体会其笔法意境,在领略其韵味之后,便珍藏身边,唯恐有失。

 不仅如此,父皇还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使得学习王羲之的风气在贞观年间大为盛行。

 而如果让父皇知晓了《兰亭集序》的所在,恐怕父皇会发疯吧。

 李承乾努力地平复了一番激动的心情,对张泊刚才的问题予以回复。

 “店家,父皇并没有获得《兰亭集序》。”

 “这样啊。”

 张泊低首沉思起来。

 如果李世民没有拿到《兰亭集序》,那是不是意味着……

 这下子,张泊也有些按耐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那可是《兰亭集序》的真迹啊。

 据张泊所知道的,现在临摹版本中,最好的一版,就是唐高宗时期冯承素临摹的版本,又称神龙本。

 而这一版本,现在就藏在故宫博物院中。

 在张泊兴奋的同时,一旁的李承乾询问道。

 “店家,莫非你知晓目前《兰亭集序》的所在。”

 张泊点了点头。

 因为《兰亭集序》对于王羲之本人来说,同样异常珍贵,因此他将其视作传家之宝。

 所以他就将《兰亭集序》留给了他的子孙后代。

 传至第七代世孙智永和尚时,他将《兰亭集序》留给了弟子辩才。

 辩才同样知晓《兰亭集序》的珍贵之处,于是他便将《兰亭集序》藏了起来。

 之后李世民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这个消息,便派人索取,但是辩才直接装傻充楞。

 李世民见状也是派监察御史萧翼扮成书生的模样,与辩才接近,伺机取得《兰亭集序》。

 待到两人关系亲近之后,萧翼便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在辩才和尚面前钓鱼。

 然后辩才成功上当,说出了《兰亭集序》真迹一事。

 萧翼借口不信,辩才于是取出兰亭集序交给萧翼欣赏。

 在确认完是《兰亭集序》后,萧翼二话不说,直接将之收了起来,与此同时拿出了李世民的诏书。

 这下子辩才还能说什么呢,后悔已经无用,自然是吃了哑巴亏。

 “高明,我确实知晓《兰亭集序》的踪迹。”

 “不知其在何处?”

 “其在永兴寺的辩才和尚手中。”

 永兴……

 这两个字使他当即想到了一位人物。

 永兴县公虞世南。

 “店家,不知你可曾听过永兴县公虞世南的名号。”

 虞世南!

 这名字张泊可是不陌生。

 因为虞世南在大唐的身份地位可不一般。

 他是当年秦王李世民设立文学馆时的十八学士之一,同僚中有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孔颖达等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之人。

 而且,虞世南本身也不一般,其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二十,较之秦琼还要高上少许。

 其在书法上成就颇高,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虞世南也是位历史留名的人物。”

 “那店家,不知永兴县公与这永兴寺是否有什么关联。”

 “高明,虞世南确实与永兴寺有些关联,当年虞世南曾经跟随王羲之第七世孙智永和尚学习书法,算是学习到了正宗的二王书法,而辩才和尚,乃是智永和尚的弟子。

 严格来说,虞世南与辩才和尚应该可以算作是师兄弟的关系。”

 听完张泊的解释,李承乾也是一脸惊异。

 万万没想到,永兴县公竟然还有着这么一层关系。

 “那永兴县公可否知晓《兰亭集序》的存在。”

 “应该不知,毕竟无论是智永还是辩才,都知晓此物的重要性,万万不可外泄。”

 “这样啊,如此,那我应该可以通过永兴县公来获取《兰亭集序》。”

 张泊摇了摇头。

 “高明,没有这么简单的,毕竟历史记载,你父皇可是去问辩才讨要了几次,都没有结果,如果想要从辩才手中拿到《兰亭集序》,恐怕得付出一些东西。”

 “店家,你的意思是……”

 在听完张泊的讲述后,李承乾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确实,此事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