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宋收获日
汴京城外,约三十里外的一处职田。
所谓的职田,乃是按官职品级授给官吏作为俸禄的田地,这些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官员在任职期间,可以耕种或出租,从中获取收益作为俸禄。
李格非身为礼部员外郎,乃是正七品,他所拥有的职田为两顷,也就是200亩。
当然,当时李格非的职田上已经种上了粮食,加之父女两人的目的也只是试种一番,再献上去。
因而,最终只种了约莫20亩的土地。
而今日,这20亩的土地显得极为热闹。
在这20亩田地的周围,禁军们按照严格的阵型排列着,每隔六七尺的距离,便有一位身着甲胄的士兵在严阵以待,阳光照射在他们的甲胄之上,散发出一股摄人的气魄。
除此之外,还有着不少的禁军,身着单衣,在田地中进行着收割作业。
距离此地不远的一处田埂之上,如今大宋的官家赵煦,正与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的章惇相对而坐。
两人的面前,正摆放着刚刚收割下来,已经做熟的作物。
赵煦此刻,心思完全没有在面前的作物上,而是看着两只手中的稻穗,怔怔出神。
一支稻穗取自隔壁田地中,传言能够亩产千斤的稻穗,另一支,则是真宗时期,由占城传入大宋的占城稻。
占城稻环境要求不高,而且产量惊人,目前大宋栽种占城稻的话,亩产量可以稳稳地到达三百斤以上。
与那亩产千斤的稻谷,简直可以说云泥之别。
不仅颗粒没有对方饱满,而且稻穗数量也没有对方多。
说不定,亩产千斤之事是真的?
比较完稻谷后的赵煦,目光看向案几上已经被做熟的作物。
伸出手,拿过一个如同两三只成人拳头大小的番薯,将之缓缓剥开。
“官家,要不再等等?”
章惇在一旁担忧地说道。
虽说先前找人试过毒,但是这可是先前从未见过的作物。
万一……
“章卿,无碍,已经过了一个时辰,不是无事发生吗。”
赵煦说完,便将剥开的番薯咬下小半个。
略微咀嚼了一番,赵煦的眼神瞬间一亮。
他发现,番薯的口感明显要比他想象中要好上不少。
细腻绵软,甜而不腻,入口即化。
即使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番薯的味道极为不错。
随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一旁已经垒得高高的两座番薯堆上。
好吃也就算了,问题是,眼前的番薯产量,称得上恐怖如斯。
千斤肯定是有的。
片刻的功夫后,赵煦目光又落在了一旁的玉米上。
赵煦想起了先前李格非与他说的话。
玉米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外面的玉米粒,是供人食用的,一部分是被玉米粒包裹的玉米棒子,可以用来喂养鸡鸭等家禽。
简单来说,玉米全身都是宝。
赵煦倒是没有拿起玉米直接开始啃食,而是捡起盘中的一粒爆开的玉米粒,放入口中。
口感酥脆,外层略带焦糖的甜香,内里蓬松。
不仅好吃,还带给人一种极为新奇的体验。
玉米也不错。
一刻钟的时间后,赵煦已然将案几之上的作物全都品尝了一遍,腹中也传来了一阵饱腹感。
对于今日之行,他甚是满意。
这些作物的口感味道,即使是他,都赞不绝口,也就是说,这些作物给百姓吃的话,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这些作物产量惊人。
就在赵煦感慨的同时,一辆马车进入到了赵煦的视野中。
几息的时间后,马车停靠在了距离赵煦约有十余丈远的地方。
接着,从马车上下来一位头戴直脚幞头,身着圆领大袖,年逾五十,身形瘦削的老者。
老者观望了片刻的时间,就一眼锁定了坐在伞盖下方的赵煦。
他没有停留,便快步向着赵煦的方向走去。
行至赵煦与章惇的身前,老者面对两人,极为恭敬地行礼。
“臣蔡京,见过官家,章相。”
身为户部尚书的蔡京也是没想到,官家这次召见他的地方,竟然会是职田。
虽说现在已是秋收的季节,但是职田的产出,与户部其实并无直接关系,而是归职田所属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