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承乾反了?(第2页)
李世民向张泊询问道。
“有的,除了嬴政和太宗皇帝你之外,还有汉武帝刘彻,汉朝的开国皇帝刘……,以及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这些,应该都能被称为千古一帝。
说起来,汉武帝刘彻前往汉末,而明朝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前往了明末,将来有时间的话,你们肯定是能够碰面的。”
汉末,明末吗?
“店家,来这之前,承乾与我说过,我大唐有两朝来过食肆,不知道店家可否为我详细地介绍一番我大唐的这两朝呢。”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
既然李承乾没有为李世民介绍这两个朝代,想来心中也是有他的顾虑,既然如此,他倒是愿意给李承乾代劳。
太阳已经逐渐升起,屋外的温度也高了起来,因而,张泊便领着三人,来到屋内坐下。
为众人准备好茶水,张泊便开始了讲述。
“首先来此的一个朝代,乃是盛唐时期,皇帝乃是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天宝,代理人是一位诗人,其名为李白。太宗皇帝,你应该知晓代理人的意思吧。”
李世民点了点头。
“关于代理人,承乾与我提到过。”
李世民说完,便摸索着下巴,陷入思考。
玄宗,这是一个以往从未出现过的庙号,李世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但是,“玄”字在谥法中的解释是“含和无欲曰玄,应真主神曰玄”。
这就和道法有些关系了。
不过,虽然他们李氏尊称“老子”为先祖,与道教渊源颇深,但是一个皇帝的庙号,取如此庙号,未免……
“店家,那不知这唐玄宗的谥号为何?”
李世民想从谥号看看,他的这位子孙是一个怎么的人。
“唐玄宗李隆基的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店家,这是谥号?”
嬴政懵了。
他最多就见过两字谥号,像这么长的谥号,他也是头一次见。
李世民也是如此,他给父亲李渊所取的谥号乃是“太武”,其在谥法上有迹可循。
但是,店家说的这个谥号,就像是自己造出来的一般,即使将之拆解开来,在谥法上,也找不到一点根据。
对此,李世民暂时放弃了深究的打算。
“店家,既然是盛唐时期,那么他与我的关系是?”
“唐玄宗李隆基,是太宗皇帝你的曾孙。”
“曾孙……换而言之,就是承乾的孙子,既然店家你说他所处的时间是盛唐,那么,想来李隆基应该政绩斐然吧。”
“嗯……李隆基的前期,可以这么说,拨乱反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启了大唐时期,除了贞观之治以外的另一个盛世,开元盛世。”
短短的一句话中,李世民就分析出了很多的东西。
大唐有两个盛世,一个是开元盛世,一个便是贞观之治。
以贞观年号为名,想来是他所建立的盛世。
但是,他也注意到,店家刚刚口中的前期二字。
换而言之,他的这位子孙,兴许后期怠政了。
“店家,你刚刚说一切,都发生在前期,那么,是不是说,李隆基的后期政绩,有些不尽人意。”
“这已经不是不尽人意这么简单的了,如果说这位唐玄宗李隆基,早死个二十年的话,毫无疑问,千古一帝肯定是有有他一席之地的。”
嬴政在一旁发出了啧啧称奇之声。
他没想到,店家会对这个李隆基,给出如此高的评价。
但是,同时,他也听出了店家的言外之意。
不过,这与他关系不大,他只是个看戏的。
与嬴政吃瓜看戏不同,李世民的面色凝重。
他知道,店家未说的话,才是重头戏。
“但是很可惜,李隆基多活了一些时间,在这段期间,李隆基不只是怠政这么简单,他还重用宦官以及奸臣,宠幸嫔妃,重用塞外民族,来稳定大唐的边疆。
然后,就爆发了一场席卷大唐,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这场动乱后,大唐的局势急转直下,可以说,最后大唐的灭亡,都与唐玄宗李隆基密不可分。”
“安史之乱吗?”
李世民迅速抓到了重点。
“店家,这安史之乱的详情,还望与我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