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三百一十九章 承乾反了?(第3页)

 “这场安史之乱的发起者,乃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

 “店家,何为节度使?”

 嗯?李世民不知道节度使是什么?

 张泊当即掏出手机,查看一番。

 十几秒的时间,他就找到了他想到的答案。

 “所谓的节度使,其实可以追溯到武德初年,在武德初年,边境之地,会设立总管统领军队,其被称为使持节,如同汉朝的刺史一般。”

 “原来如此。”

 “而在高宗之后,这使持节,就换了一个名字,名为节度使。”

 “高宗?”

 根据谥法所言“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

 可以说,高宗是一个极好的庙号。

 “店家,如此说来,高宗是在玄宗之前,那么,这高宗……”

 李世民又看向身旁的李承乾。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高宗之名,或许就是承乾,亦或者是象儿。

 同一时间,张泊的目光也聚焦到了李承乾的身上。

 李承乾感受张泊的目光,微微点头。

 这一切,他迟早都是要面对的。

 见李承乾决定了,张泊也是将事情和盘托出。

 “唐高宗,乃是晋王李治。”

 “稚奴?这怎么可能呢!”

 李世民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为什么会是稚奴即位。

 因为他早年经历的玄武门事变,所以,在他即位之初,早早地就将年仅八岁的承乾立为太子。

 想要将大唐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流传下去。

 可以说,承乾的太子之位,稳得不能再稳了。

 迄今为止,已然有十个年头了。

 难不成是因为承乾早逝?

 就算承乾早逝,还有着象儿或者青雀,按道理来说,皇位怎样都轮不到稚奴。

 “店家,为何稚奴会登上皇位,承乾呢?”

 “因为承乾造反,便贬为庶民。”

 “什么,承乾造反了!这不可能!”

 李世民蹭的一声站起。

 “太宗皇帝,淡定!”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努力使心境平复下来。

 这个消息对于他而言,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

 几息的时间后,皱眉的李世民重新坐回了长凳。

 “店家,为何承乾会造反,他可是太子啊,等我将来百年之后,他就是大唐的皇帝,难不成……”

 李世民想到一个可能,但是他并没有说出口。

 一旦说出,那就覆水难收了。

 “其实,太宗皇帝,这一切,都与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与我有关?”

 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承乾造反,竟然会牵扯到他的身上。

 “没错,这一切,都与你偏爱魏王李泰息息相关。”

 “偏爱青雀……”

 “没错,举个例子,贞观二年,蜀王李恪只有八州的封地,但是魏王李泰,却有了二十二州的封地,其早就超越了亲王的规格。

 贞观八年,李泰又被授予了雍州牧。

 雍州,乃是你大唐京师的所在地,雍州牧,也是你曾经担任过的职务。

 其后,你又让魏王李泰组建文学馆,想来太宗皇帝你也知晓,文学馆的意义。

 这可是当年独属于你天策上将的优待,可以凭借文学馆招贤纳士,太宗皇帝你如今能够成为大唐皇帝,与文学馆密不可分。”

 此时的李世民,已然陷入到沉默当中。

 “贞观八年,李泰的封地,达到了二十九州,大唐一共也就三百六十州,光李泰一人的封地就近乎一成。

 在李泰成年后,按道理说,要前往封地,但是太宗皇帝你不仅不让其前往封地,甚至还想让其住进武德殿。

 武德殿什么地方,想来太宗皇帝比我更清楚。

 而在十一年前,所发生的玄武门之变,使得身为太子的李承乾,担心你对魏王李泰的偏爱,会使他步上大伯的后尘,因此,他就造反了。”

 在张泊看来,李世民在这件事上,确实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些可都是他当初都经历过的,但是他却不自知,直接就将历史上那位心智不健全的李承乾逼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