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返回后世的兄弟俩
顿时,庭院内陷入一片死寂。
即使是身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的黄潜善,在听到如此惊人言语后,也是不由得吞了口唾沫。
随后,他微不可察地将目光移向官家的方向。
赵构此刻眉头紧锁,握着毛笔的手,也因此刚才禁军统领的那番话停留在了空中,即使是墨水滴到了纸张上,他也并未察觉。
片刻后,赵构沉声道。
“来人,将此人叉出去杖毙。”
赵构话音刚落,就有两人从一旁走出,准备叉起刚刚禀告的禁军统领就往外走。
禁军统领见状,忙开口道。
“官家,末将所说的都是真的啊。”
“哼,一派胡言,大宋谁不知晓,朕父兄已经被金人虏至金国,怎么可能会出现在此!那两人必定是哗众取宠之辈。
常人一眼就能辨别真伪,而你不将之治罪,反而前来禀告与我,留你何用?”
面对着赵构的严厉斥责,先前禀告的禁军统领大感冤枉。
他的想法一开始也是和官家一样的。
但是……
见到那人的面庞后,他就陷入到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作为亲眼见过赵佶官家之人,他可以打包票的说,刚刚与他交谈之人,正是赵佶官家!
不然,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因为此事来打扰官家啊。
“官家,末将曾有幸见过赵佶官家,那人与赵佶官家不仅是长得一模一样,气势也是相似,只是,感觉到有些许年轻。
也正因为此,末将一时拿不定主意,特来此询问官家。”
嗯?
与父亲长得一模一样?气势也相似?
该不会,金国真的将他的父兄送回来了吧。
问题是,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传来,而且,仅仅回来两人……
怀着种种疑问,赵构瞥向一旁的黄潜善。
感受到赵构的目光,黄潜善的脑子在飞速的旋转。
他对于这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同样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如果真是那两位官家回来,那当今官家,还会是官家吗?他还会是大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尚书左仆射吗?
这一切对他而言,可都是未知数。
而官家,毫无疑问,也是这么想的。
沉吟几息的时间,黄潜善突然开口道。
“刚刚提到,有两人来到宫门外,不知另一人是谁?”
禁军统领回忆了一番另一人的面庞,最终无奈地摇了摇头。
“回左相,另一人卑职不认识。”
这时的黄潜善,仿佛抓到了一丝生机般,有些急切地与禁军统领确认道。
“不是赵桓官家?”
“回左相,卑职见过赵桓官家,那人并不是赵桓官家。”
得到肯定答复的黄潜善顿时松了一口气。
如果真的是出现了两位与赵佶官家与赵桓官家均极为相似之人,那他们肯定得慎重对待。
但是,现在仅有一位与赵佶官家长得相似之人,那就好说了。
“官家,众所周知,两位官家是一同被虏至金国的,如果金国放回两位官家,怎可能只见赵佶官家,不见赵桓官家呢。
如此说来,那两人定是假冒之人。”
赵构闻言,微微颔首。
确实,如果仅仅单纯地否认此事,恐怕会落人以柄。
但是黄潜善的这个说法,却能够让他合理地解释这一切,而不会落人口舌。
不错,不愧是他的尚书左仆射。
就在赵构想要将此事定性时,原先的那名禁军统领犹犹豫豫地说道。
“启禀官家,先前的那两人,还交予末将一枚玉玺,末将还未呈上。”
刚才,他被官家的一系列动作吓到了,一时忘记了此事。
“哦?有玉玺?呈上来。”
从禁军统领的手中接过玉玺,赵构开始细细地打量。
很快,他就确认了手中的玉玺,就是他们大宋的玉玺。
因为此玉玺,名为“皇帝钦崇国祀之宝”,乃是由仁宗所制。
但是……
按理来说,大宋的玉玺,应该全都跟随着他的父兄,一同被掳掠到了金国啊。
如果,对方能够拿出真的玉玺,那……
不行!
这玉玺不可能是真的!
“这玉玺是假的!”
赵构刚
想做出扔玉玺的动作,但是手刚刚伸出,便又缩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