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三百四十二章 返回后世的兄弟俩(第2页)

 “假的?”

 禁军统领有些愕然,随后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这不是想当然的吗?

 既然那两人是假的,那这玉玺肯定也是假的啊。

 亏他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来面见官家。

 这时,赵构又再度开口。

 “刚刚左相的话,你可听清楚了,如何处理,想来你也清楚了。”

 “是,官家,末将这就前往处理此事。”

 与此同时,宫墙之外,赵佶正一脸骄傲地和赵煦进行着炫耀。

 “六哥,你看我刚刚模仿的如何,是不是很像大宋的官家。”

 赵煦面露笑意。

 “确实有几分官家的味道,那老十一,我先前和你说的,你考虑的如何?”

 这些日子,通过翻阅从店家那获取的史书,赵煦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的这位十一弟,如果要代理南宋的朝政,恐怕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完成的目标。

 因为,虽然南宋的下一位皇帝宋孝宗赵昚是一位明君,但是,建炎二年,这位明君可还在襁褓之中。

 要等到这位明君初长成,最起码也要十余年的时间。

 换而言之,他的十一弟,恐怕要在南宋待十余年。

 提到那一事,赵佶原本高昂的兴致瞬间低落。

 他是不想当这个官家的。

 毕竟成为大宋的官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可真是劳心劳力。

 与官家相比,显然是无忧无虑的端王生活更适合他。

 但是,现在貌似没有给他选择的余地。

 追根溯源,南宋的篓子可是他捅出来的。

 见赵佶如此失落,赵煦也明白,他的这位十一弟,并不是一个当官家的料。

 “老十一,不用如此难受,如果觉得无趣,完全可以让鹏举将你带去后世转转,不过先说好,在后世可不能待太久。”

 对啊。

 他没事还可以前往后世。

 如此说来,在南宋时期,也不怎么无聊了。

 赵佶当即转忧为喜。

 “那大哥,我愿意当……”

 赵佶话音未落,就听得赵煦说道。

 “有人来了。”

 循着自家六哥的方向望去,赵佶见到,原先去请示的那位禁军统领已经回来了。

 只是……

 对方是一人独自回来的,并未带上他的儿子,那位宋高宗赵构。

 “老十一,做好准备,待会我们要直接走了。”

 虽不明白六哥为何会这么说,赵佶还是点了点头。

 经过些许时间,先前的那位禁军统领,已然来到了赵煦两人的面前。

 这时的赵佶,清了清嗓子,一脸威严地说道。

 “去请示得如何。”

 不过回应赵佶的,是禁军统领的轻啐一声。

 “哼,你们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竟然敢假扮官家,还差点连累老子我,来人,将他们拿下!”

 禁军统领说完,周围的禁军纷纷上前,将赵煦赵佶二人团团围住。

 见到这一幕的禁军统领满意地点了点头。

 眼前的这种局面,可以说插翅难逃,这两人等死吧。

 赵佶见到这一幕,有些紧张,但是他还是记得六哥的叮嘱。

 实在不行就开溜。

 与赵佶不同,赵煦的神色极为淡定,冷冷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你可将那枚玉玺交给赵构?”

 “官家已经亲口说明,那枚玉玺是假的!而且,你们竟敢直呼官家的名讳,罪加一等。”

 “这便是赵构的回答吗?真是好样的。”

 身在赵煦身旁的赵佶,听出了自家六哥语气中的森然之意。

 说实话,他几乎就没有见过如此生气的六哥。

 不过话说话来,他娘的,这个叫赵构的,是不打算认他这个老子了!

 对于赵煦的言语,禁军统领冷哼一声,直接催促起周围的士卒。

 “怎么?还不动手?”

 “老十一,我们走。”

 “是,六哥。”

 然后,在士卒们惊诧的目光中,赵煦赵佶两兄弟消失不见了。

 这下子,不仅是众禁军呆愣原地,禁军统领也愣住了。

 说好的插翅难逃,人呢?

 倏然间,他意识到一件事。

 现在不应该再纠结此事,而是应该立刻将此事报告给官家。

 与此同时,身处庭院中的赵构,把玩着手中刚刚获得的玉玺。

 既然有一枚玉玺,那就说明,有很大的概率还有第二件,第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