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三百五十九章 苏子瞻(第3页)

 “嘿嘿,东坡,关于此事,等你到了李格非的宅邸,你就知晓了。”

 回想起他刚开始的遭遇,赵佶便感到一阵汗颜。

 被六哥瞒着带去后世与南宋。

 这一路上,他就好像是没见过世面一般,真是丢死个人。

 他如今,也想看看苏轼丢人的样子。

 见赵佶并未回答他的问题,苏轼也就暂时闭口不言了。

 这时,他的目光,注意到了马车内的一只箱子。

 “端王殿下,不知此物是?”

 “哦,你说这些啊。”

 赵佶打开箱子,从里面取出一张字帖交给苏轼。

 “这些都是我本人所写所绘的书画,准备一并带去李格非的宅邸。”


 在赵佶说话的功夫,苏轼已经将赵佶交予他的字帖打开。

 看到字帖上的内容后,即使是苏轼,也不由得频频点头。

 虽然如今的端王,还未及冠,但是毫无疑问,端王的书法造诣已臻至化境,甚至,已然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可以说,将来端王的成就不可限量。

 “端王殿下,不知你为何会将这些字画,带去文叔的府中?”

 “嘿嘿,东坡,等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这……

 苏轼一时语塞。

 端王就仿佛在和他打哑谜一般。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东坡,我现在能够告知与你的是,此次李格非宅邸之行,恐怕会让你无比震惊。”

 赵佶收起笑容,转而一脸正色地说道。

 而听到赵佶如此言语的苏轼,对于此次行程充满了期待。

 或许,在与他的这位学生见上一面后,他现在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都能够得到解答。

 怀着此等想法,苏轼一边欣赏着赵佶的作品,一边与赵佶聊着无足轻重的话题,缓缓地向着李格非的宅邸靠近。

 因为大宋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为假期,所以,今日的李格非刚好就在府中。

 在一阵通禀过后,李格非行色匆匆地来到了宅邸门口。

 然后他就见到两位下人,抬着一只箱子,在他面前走过。

 从箱子上移开目光,李格非抬头看向来客。

 蓦然,一抹惊讶中带着欣喜的神情出现在了他的脸上。

 就在刚刚,下人仅仅是通禀端王前来,但是,却没有通禀端王身边之人的前来。

 而李格非露出如此神情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通禀的那一人。

 “老……老师,您从儋州回来了!。”

 虽然李格非已经四五十岁的年纪了,但是此刻的他依然难掩脸上的激动之色。

 苏轼一脸微笑地看着面前的这位学生。

 “是的,文叔,我回来了。”

 李格非当即一脸雀跃地说道。

 “老师,快快请进。”

 说罢,便领着苏轼进入宅邸。

 而赵佶,则被人忽视在一旁。

 见此情景,赵佶无奈地摸了摸鼻子,随后大跨步,跟上了李格非的步伐。

 在李格非招呼苏轼的同时,赵佶先溜了。

 毕竟接下来,就是李格非的家事了,他一个外人在场,属实尴尬,而且也不合适。

 至于他的目的地,则是李格非的书房。

 那里,可是有着不少的宝贝。

 不多时,李格非的一大家子,都全聚集在了厅堂之中。

 望着面前已有数年未见之人,一抹追忆之色浮现在苏轼的脸上。

 “老师。”

 率先打招呼的,是李格非的夫人王氏。

 “苏翁。”

 紧接着传来的,是李清照的声音。

 望着面前正值碧玉年华的李清照,脸上露出了一抹慈爱之色。

 “这位就是清照吧,几年未见,已出落地愈发亭亭玉立了。”

 当即,李清照的脸上涌现出一抹红晕。

 在将王氏与李清照认出来后,苏轼的目光,又落在了厅堂之上的第三人身上。

 盯着面前这位中年妇人看了几息的时间,苏轼一脸疑惑。

 而在记忆中搜寻片刻,并未找到有关眼前之人的线索。

 无奈,苏轼只能求助于一旁的李格非。

 “文叔,这位是?”

 “老师,这位也是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