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见识厨房的苏轼
“还有一年的寿命!”
苏轼被张泊的这一番话惊到了。
万万没想到,他的寿命仅仅只有一年了。
不过,作为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苏轼,在短暂的震惊过后,脸上便露出了释怀的笑容。
人嘛,固有一死。
现在知晓了自己的死期,从另一方面讲,也算是一件好事。
这就意味着他有着充足的时间,去和亲属,好友做个告别,以及交代后事。
细想起来,他这一生,应该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事了,如果有的话……
就在苏轼都已经考虑埋在哪时,李清照在一旁嗔怪道。
“店家,别吓苏翁了,将你的打算告诉苏翁吧。”
张泊讪讪一笑。
“东坡居士,你也不用太过担心,虽然在历史记载上你仅有一年的寿命,但是这是可以改变的。”
“可以改变?”
虽说苏轼对于死亡可以坦然的接受,但如果能够活得长一些,谁不愿意呢。
况且,现在他已经知晓了后世的神奇,如果能够稍微活得长一些,便能够见识到以往人生几十年都未曾见过的景象。
“是的。”
“店家,那不知该如何做?”
“简单来说,就是去后世的医馆检查一番身体,看看身体是否有什么毛病,继而对症下药,将身体的隐患去除。”
“原来如此。”
苏轼明白地点了点头。
“店家,不知何时可以带苏翁前往医院?”
李清照在一旁关切地询问着具体的时间。
“这个嘛,就和我刚刚说的一样,东坡居士恐怕要在后世待上几天的时间了。”
虽然刘大爷和他说过,如果要看病,可以不用去医院,直接找他。
但是……
苏轼作为还有一年就要离世的老人,肯定需要一番全面的检查排除身体的隐患,因而,还是得去医院。
而下次刘大爷的号,就在几天后。
另外,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
刘大爷拜托他的事,他还没有完成。
他预计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等待着刘备的到来,然后再与刘备提这件事。
所以,时间就只能定在几日后了。
“如此,那便叨扰店家了。”
了解到具体打算的苏轼,向着张泊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不过,紧接着,苏轼变得有些扭捏了起来。
“店家,据端王所言,你这有《兰亭集序》的真迹,不知……”
苏轼也知晓,《兰亭集序》乃是绝世珍品,不可轻易示人。
但是,他又实在想见识一番《兰亭集序》的真迹,因而,经过半天的犹豫,他还是开口询问了。
“哦,原来是这件事啊,东坡居士你在此稍等,我去去便回。”
不多时,张泊就已经夹着一只字画框来到了桌边,同时手里还拿着三张字帖。
“东坡居士,这就是《兰亭集序》的真迹了。”
说罢,张泊将手中的字画框推到了苏轼的面前。
除了赵佶,宋朝一行人全都将脑袋凑了过去。
拿着字画框的苏轼,虽然惊讶于手中字画框的材质,但是,在看到字画框里的《兰亭集序》第一眼,他的整个心神就沉浸其中了。
“不愧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笔法,这笔触……仅观摩一番,便让人受益匪浅。”
“东坡居士,不用妄自菲薄,在后世所评选的十大行书中,你的《黄州寒食帖》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位列第三,因而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好家伙,天下第三!
赵佶一脸震惊地看着苏轼。
虽然他对苏轼的书法水平有着清晰的认知,但是他没想到对方的成就如此之高。
“店家,那我呢那我呢。”
赵佶迫不及待地和张泊打听起来。
“赵佶你嘛,倒没有此等作品,不过你创立的瘦金体,也算是在后世影响深远了。”
“这……好吧。”
虽然对没有排名有些可惜,但是赵佶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被苏轼拿在手里的《兰亭集序》。
准确地来说,是盯着《兰亭集序》外面的字画框。
此物他没有见过。
似乎是金属制成,但是表面却有着光可鉴人的琉璃。
“店家,这《兰亭集序》外面之物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