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三百六十二章 见识厨房的苏轼(第2页)

 “你说这个啊,这个是字画框,是后世用来装裱字画的。”

 听到装裱字画,赵佶当即来了兴致。

 “看起来确实不错。”

 “这是当然了,这字画框除了看起来不错,还防尘防污防潮防霉防虫防蛀呢。”

 “店家,这玩意这么厉害!”

 要知道,现在北宋的字画,装裱无非是做成卷轴样式,就和他拿来给店家的那一摞卷轴一般。

 虽然做成卷轴好处多多,例如便于携带,减少损伤,但是,还是会面临着上述店家所说的一系列问题。

 而如果有这个所谓的字画框的话。

 想到这里,赵佶搓了搓手。

 “店家,不知这字画框价值几何?”

 “放心,价格绝对童叟无欺。”

 与赵佶完成交易后,张泊想起他的另一只手中还拿着三张复印件。

 “东坡居士,李小娘子,李娘子,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

 “礼物?”

 李清照好奇地接过张泊递来的字帖。

 “是的,简单来说,就是《兰亭集序》的复印件,可以理解为一模一样的拓印。”

 “一模一样的拓印!”

 苏轼将递来的复印件打开,开始与手中的真迹进行对比,很快他便发出了惊叹之声。

 一旁的赵佶,看着苏轼的反应,忍住想要笑的冲动。

 想当初,他第一次见到复印件时,也是同苏轼相差无几。

 这时,李清照从《兰亭集序》复印件上收回了目光。

 “店家,不知这些时日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近日可曾来过食肆?”

 先前的盛唐之行,一行三人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因此,她来到后世后,便迫不及待地打听起有关她的两位好友之事。

 “自从上次你们在此一别后,他们还未来此。”

 “这样啊……”

 李清照略感惋惜。

 好不容易找到两位玩伴,结果现在杳无音信。

 “那店家,不知最近可有新的朝代来此?”

 张泊仔细回忆了一番,李清照待在北宋的这段时间所来到农家乐的人,然后缓缓道。

 “有两个新朝代,一个是秦朝,来此的人物是南越王赵佗,另一个便是三国时期的曹魏,来此的人是曹髦。”

 “曹髦……”

 李清照美目微张。

 他没想到曹魏竟然也有人能够来到此地。

 细究起来,她其实与曹魏有着不小的渊源。

 前不久,她只身前往曹魏,并且认识了蔡文姬,甄宓,辛宪英等一众曹魏的才女,并与他们交谈甚欢。

 但是,他可是知晓,目前食肆可是有着汉武帝刘彻以及刘备这两位匡扶汉室的人物。

 

 万一让他们遇见曹髦,那不还得打起来啊。

 “店家,刘备可曾知晓了曹髦前来一事。”

 “刘备并不知晓。”

 张泊看出了李清照关心的问题。

 “李小娘子,关于此事,不用担心,我会告知刘备这一切的。

 毕竟,在曹髦的那个时期,还有着刘禅以及姜维在为蜀汉奋斗呢。

 向刘备陈述厉害后,汉魏和谐共处,问题不大。”

 众人的交谈并未持续太久,太阳便已西斜。

 张泊看了一下时间,便开口道。

 “诸位,在此稍等一会,我去准备一下晚饭。”

 “奴家就不麻烦店家了。”

 易安居士李清照向着张泊提出了辞行。

 见状,张泊直接前往了仓库,为易安居士李清照准备好物资,然后将其送出农家乐。

 回来后的张泊便径直走进了厨房。

 没过多久,一个好奇的脑袋探进厨房。

 “店家,这就是后世的庖厨了吗。”

 苏轼一边说着,一边就如同好奇宝宝一般看着。

 “咦,奇怪,为何不见柴火。”

 作为农家乐,张泊这自然是有柴火灶的,不过是在另一个厨房。

 而目前张泊所在的这个厨房,是一个现代化的厨房。

 一般古人前来的话,他都是在这个现代化厨房中煮饭做菜。

 毕竟现代化厨房快。

 正在淘米的张泊看着探头进来,带着一脸好奇的苏轼,便知晓这位美食家,对后世的厨房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东坡居士,要说为什么没有柴火,容我卖个关子,我们跟着步骤一步步来。”

 张泊说罢,来到电饭煲前,将淘好的米倒入了电饭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