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三百六十三章 刘备知曹髦


 出现在农家乐外的两人,不是别人,正是许久未曾来此的刘备与诸葛亮。

 “军师,貌似我们来的并不是时候。”

 刘备抬头仰望着繁星点点的天空,与一旁的诸葛亮说道。

 “主公,店家的食肆门口似乎还有亮光,不妨我们前往确认一番后,再做定夺。”

 “也好。”

 行至门口,刘备发现了农家乐的大门正敞开着。

 “确实如军师所言的一般,我们这便进入食肆,去见店家一面。”

 此时的张泊与苏轼,正在厨房里鼓捣着晚饭,而其余一众人员,皆是坐在院子里的屋檐下。

 而刘备与诸葛亮刚进入农家乐,便吸引了屋檐下李清照,虞世南,赵佶三人的瞩目。

 不过因为光线原因,他们仅仅是知晓有两人进来,却不知来者是谁。

 伴随着灯光照在刘备与诸葛亮的面庞之上,屋檐下的三人也看清了来者的样貌。

 不过,在场之人,仅有李清照认识刘备与诸葛亮,虞世南与赵佶,均是一脸疑惑之色。

 “玄德公,孔明先生。”

 在见到来人是刘备与诸葛亮后,李清照便第一时间站起,与两位熟络地打起了招呼。

 玄德?孔明?

 李清照身旁的虞世南与赵佶,瞬间便从刚刚李清照对两人的称呼中,推测出了眼前两位陌生人的身份。

 刘备与诸葛亮。

 在听到李清照招呼声后,刘备与诸葛亮向着李清照拱手问好。

 “李小娘子。”

 同时,两人也注意到了一旁已经站起的虞世南与赵佶。

 “玄德公,孔明先生,我来为你们介绍一下,这位乃是高明时期的开国县公虞世南虞县公,这位是我北宋时期的端王赵佶。”

 如今张泊不在,场上唯一一位认识全部人的李清照自然而然地站了出来,为众人进行介绍。

 “虞县公,端王,这两位是后汉末年的刘备与诸葛亮。”

 在李清照介绍完成后,众人便是一阵寒暄。

 寒暄过后,刘备便直入主题。

 “李小娘子,不知店家身在何处?”

 “店家正在为我等准备晚饭。”

 “那军师,我们在外等待一番店家吧。”

 “是,主公。”

 大概等了一个钟头,就听见屋子里传来张泊一阵嘹亮的声音。

 “哈哈哈,鸡汤来喽,诸位,可以开饭了。”

 听到张泊的呼喊,众人有序地进到了屋内。

 这时,张泊也发现了刘备与诸葛亮的到来。

 “玄德公,孔明先生,你们终于来了,刚好一同吃饭。”

 虽然刘备与诸葛亮的到来,有些出乎张泊的预料,但是,如果仅是刘备与诸葛亮的话,那他今日准备的饭菜,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时,跟在张泊身后,正在回忆着刚刚做菜过程的苏轼,听到张泊的招呼声后,不自觉地看向了门口方向。

 玄德公?孔明先生?

 这两位陌生人难道是刘备与诸葛亮?

 与好奇的苏轼不同,此刻刘备有些愣神。

 听刚刚店家的语气,似乎等待他们许久一般。

 不过,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既然如今店家向他们发出了邀约,那他们自然要向店家表达感谢。

 “麻烦店家了。”

 心中的疑问,还是等到吃饭的时候再说吧。

 不多时,菜肴便被端上桌,众人也围拢在圆桌旁,开始吃晚饭。

 张泊也趁着这个功夫,为所有人介绍了彼此。

 例行寒暄过后,大家便动起了筷子。

 苏轼早已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

 店家做饭的时候,他一直强忍着偷吃的冲动,闻着庖厨内散发的诱人香味,着实是一种折磨。

 现在,终于可以大饱口福了。

 苏轼没有犹豫,直接就用筷子夹了一块东坡肉。

 据店家所言,东坡肉与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他担任徐州知州的期间所创,之后又被他数次完善,最终才形成了后世的做法。

 而从店家的操作,他也确实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过很明显,店家的做法较之他更为专业。

 因而,他现在尤为好奇,店家做的东坡肉与他做的东坡肉相比,滋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