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四百零九章 相认与见面

 陛下?

 萧氏的惊呼令得萧瑀为之一怔。

 阿姊为什么会说出陛下二字?陛下不是前往天宝年间平叛了吗。

 不,不对。

 阿姊是在称呼面前这人为陛下。

 而能够被阿姊称为陛下之人……

 即使是历经隋末乱世的萧瑀,此刻也不由得瞳孔微缩。

 他想起了刚刚那股莫名的熟悉之感。

 盯着来人看了几息,萧瑀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会错的,眼前之人,就是隋炀帝杨广。

 在确定来人身份的刹那,萧瑀心念流转,瞬间做出了决定。

 “你们先行退下吧。”

 萧瑀挥了挥手,示意两位士卒退下。

 “是。”

 两位士卒恭恭敬敬地退下了。

 在前往大门的路上,两位士卒就刚刚的突发状况开始了交谈。

 “你刚才有没有听到国公的阿姊说了一声陛下?”

 “好像是喊了这么一声,不过理当是我们听错了,陛下什么样我们还能不知道?”

 “嗯,那应该是我们听错了。”

 两位士卒走后,杨广活动了一番筋骨,目光落在了正向他走来的那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身上。

 虽然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但是杨广还是一眼便认出她的身份。

 老妇人正是他的太子妃萧氏。

 “是陛下吗?”

 萧氏声音有些哽咽,语气中满是不可思议。

 杨广摸了摸鼻子,继而露出一抹不好意思的神色。

 “目前我仅是太子,还未成为皇帝。”

 萧氏猛然想起,先前弟弟萧瑀与她说过,后世通向开皇二十年。

 也就是说,她的这位夫君从开皇二十年来到了贞观十一年!

 这时,有一道人影横插在杨广与萧氏之间,其正是宋国公萧瑀。

 “杨广,你是来自开皇二十年吧!”

 萧瑀语气冰冷地说道。

 曾经,因为姐姐的关系,他是杨广的忠实拥趸。

 那时的他,是真心希望隋朝向着好的一面发展。

 因而,在面对杨广的骄奢无道时,他屡次劝谏。

 但是杨广对他的劝谏置若罔闻,甚至将他贬谪去了外地。

 然后,隋朝就在杨广的带领下走向了覆灭。

 杨广死了就死了,但是苦了阿姊。

 阿姊在外颠沛流离了十二年,在贞观四年才得以返回大唐。

 如今,阿姊好不容易将过去的伤痛抚平。

 但是,杨广却像阴魂不散一般又冒了出来!

 细细打量一番眼前的老者,杨广的脸上忽地露出了恍然之色。

 老者原来是他的小舅子萧瑀。

 “萧瑀,现在的隋朝,可不是开皇二十年,而是仁寿元年,另外,你应该称呼我为姐夫才是。”

 回应杨广的,是萧瑀的一声冷哼。

 “姐夫,你还好意思称姐夫,你知道这些年,阿姊受了多少的苦吗?”

 “时文……”

 站在萧瑀背后的萧氏轻声喊着萧瑀。

 听到萧氏的呼唤,怒发冲冠的萧瑀平静了下来。

 只是,他的目光依然紧紧盯着杨广。

 “杨广,你今日来此有何目的?”

 “来此的目的自然是见我的太子妃一面。”

 “见阿姊?”

 萧瑀皱着眉头。

 他很不相信杨广的说辞。

 现在的阿姊已经七十岁了,杨广怎么可能为了见阿姊,专程来贞观十一年一趟。

 与萧瑀皱着眉头不同,此刻萧氏的脸色有些红润。

 “另外,我还想将我的太子妃带回隋朝。”

 “不可能,我不会再让阿姊再跟着你受苦了。”

 “萧瑀,虽然对你而言,历史上的我确实是做了不少的荒唐事,但是对于仁寿元年的我而言,这一切尚未发生。

 而现如今,既然我能够来到唐朝,也就意味着我能够走上一条与历史上截然不同的道路,不会再重蹈大隋二世而亡的覆辙。

 你阿姊也不会再跟着我受苦。”

 罕见地,杨广露出了极为认真的神色。

 此时的萧瑀,也想到了陛下当日在朝堂上与一众大臣所讲,如今的杨广,已经与历史上的杨广不一样了。

 沉默片刻后,萧瑀转过身子,望向身后的萧氏。

 “阿姊,关于此事,你觉得如何?”

 “这……”

 先前萧氏的兴奋已然消失不见,转而是一脸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