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四百一十四章 稼轩(第3页)

 但是辛赞身在曹营心在汉,虽在金朝做官,但是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与金人决一死战。

 而在祖父辛赞的指导下,辛弃疾自小便立下了恢复中原的志向。

 后来,在金人统治的中原地区,赋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人民不堪重负,纷纷起义反抗。

 辛弃疾靠着自己拉了一只两千人的队伍,投靠了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领头人名为耿京。

 原本一切都在向着好的一面发展。

 耿京派辛弃疾前往南宋,想要接受南宋朝
廷的领导,与南宋军队配合作战。

 但是,在辛弃疾前往南宋的过程中,发生了些意外。

 起义军中出现了叛徒,首领耿京被害,叛徒投靠金朝。

 返程的辛弃疾听闻此事,二话不说,直接率领五十人,冲入五万人的金军营地活捉叛徒,并将叛徒带回南宋斩首。

 自此,辛弃疾在南宋的名声响彻一时,那时的辛弃疾,年仅二十三岁。

 不久后,宋孝宗主持隆兴北伐,重用主战派人士张浚,想要收复失地。

 但是因为主将之间妒功忌能,致使隆兴北伐大败,自此主战派一蹶不振,主和派再次占据上风。

 在此等情况下,辛弃疾连连上书,献上无数计策,分析形势,提出周密的计划与战术。

 他想要借此坚定南宋君臣抗金的信念。

 但在主和派的影响下,辛弃疾冥思苦想的计策如石沉大海一般,了无音信。

 不过,虽然南宋对于北伐的念头兴致缺缺,但是辛弃疾的才能还是引起了当权者的主意。

 自此,辛弃疾一路升迁。

 不过,频繁的升迁却并未让辛弃疾感到开心,因为他渴望的是收复失地。

 最终,因为他倔强的性格,以及在地方上大刀阔斧的改革,触动了权贵们的利益,辛弃疾便被罢免了所有的官职。

 从那时起,辛弃疾便开始了隐居生活。

 也就是说,现如今的辛弃疾,就来自于那段隐居的时间。

 后来,在辛弃疾晚年时,南宋朝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北伐。

 虽然辛弃疾得到重用,但是官职并不是带兵打仗。

 因而,辛弃疾最终积郁成疾,怀着遗憾离世。

 不过嘛,既然如今辛弃疾都来此了,那他将来势必不会郁郁而终。

 只不过,恐怕宋哲宗就要压力山大了。

 可以说,比唐太宗李世民的压力还要大。

 原本,令李世民糟心的事有两件,一间便是天授朝的事,一件便是天宝朝的事。

 但是如今,天授朝的事已经可以说差不多完结了,仅剩下天宝一朝的事。

 而对宋哲宗赵煦而言,如今的两个南宋,所要面对的,那可是实打实的两个金朝。

 他要一拖二。

 压力山大啊。

 不过嘛,张泊倒不怎么担心。

 实在不行,还能够请外援,加上后世的一些玩意,帮助两个宋朝打败两个金朝,没有问题。

 “没错,稼轩居士,我确实认得你,至于为什么,我们进屋详谈吧。”

 辛弃疾跟着张泊进屋后,就看到了张泊摆在桌上的一系列佳肴。

 “稼轩居士,我们边吃边聊?”

 “店家,如今我心中有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店家你解答,实在无心吃饭,还望店家见谅。”

 “既然如此,那我们还是先行解答稼轩居士心中的问题吧。”

 “多谢店家了,其实我主要有三个问题。

 为什么店家你的这间食肆中,有着如此多的神兵利器。

 另外,明明几日前,我在此经过,没有见到店家你的食肆,但是在今日,一座食肆便拔地而起。

 还有,我先前似乎并未告知过店家身份,但是店家你为何能够直接说出我的名号。”

 辛弃疾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将心中的问题和盘托出。

 “稼轩居士,其实这三个问题都可以用一个答案来回答。”

 “三个问题用一个答案?”

 辛弃疾皱眉思考片刻,却并未想到有什么答案能够一并回答这三个问题。

 于是在沉默片刻后,辛弃疾缓缓道。

 “店家,不知问题的答案是?”

 “很简单,因为我这并不是你所熟知的宋朝,而是宋朝八百年的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