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报纸(第2页)
“不仅有政令?”
赵煦的眉头深深皱起。
对于这个与邸报相似,又有些不同的报纸,他是两眼一抹黑。
“没错,在报纸上,除了政令,还可以刊登一些近日所发生的新闻,诸如哲宗你前往哪里视察,朝廷又破获了几起大案,诸如此类的消息。
而除了这些官方的新闻以外,还可以将汴京城中的发生的一些趣事也记录在报纸之上。”
听到张泊这么说,原本还有些疑惑
的赵煦眼前瞬间一亮。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都想买上一份报纸看看了。
“而除了新闻以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名家之言,比方说,苏轼的诗词。
这可是一个在众人面前显露自己的机会,如果将这一切告知北宋时期的一些名家,哲宗你觉得他们会不会对此趋之若鹜?”
赵煦点点头。
他甚至已经可以预想到那时的盛况了。
“而除了两者,哲宗你还可以将我们后世的一些娱乐活动通过报纸在大宋传播,例如我们后世的一些话本小说,通过连载的方式传到北宋,也就是一本话本小说分成几十部分,在每期报纸上都刊登一些,从而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只要价格合适,加之内容众多,想来愿意购买的人不少。
这时,便要回到我们刚才提到的拉赞助了。”
原本浮想联翩的赵煦顿时收敛心神。
确实,刚刚店家说的一切,即使是他也很心动。
但是,现在的核心问题还未解决。
那便是每发行一份报纸,朝廷便会亏钱。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这报纸便如同镜花水月一般。
“我所说的拉赞助,其名为广告,哲宗你应该知晓广告的含义吧?”
赵煦点点头。
“广告,乃是广而告之的意思,像街道上的叫卖声,店铺的招牌和幌子,都算得上广告。店家,不知后世是否是这意思?”
“确实是这意思,而我们,则是可以借助报纸的面向人群,来刊登商家的广告。
比如说,汴京新开张了一间酒楼,但是,这个消息一般而言只有酒楼周边的人知晓。
但是,如果这间酒楼在报纸上刊登了广告,那就意味着,只要看到报纸之人,都会意识到汴京城中新开张了一间酒楼。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当然了,这可不是免费的,而是收取钱财的。
一家广告便是如此,汴京城中这么多的商家,那一期报纸所获得的利润又该多少?”
即使是赵煦,此刻也不由得吞了口唾沫。
可以预见的是,一期报纸发行下来,即使定价几文钱,但有如此多的商家“赞助”,朝廷势必不会亏,反而有的赚!
赵煦的脸上当即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神采。
“好,店家,此行回去后,我便交代下去此事。”
“哲宗,除了通过报纸,让百姓知晓朝廷的政策外,还需要让百姓在面对不公时,有一个上访的途径。”
“店家,关于此事,我心中已有所决断。”
既然赵煦已经有所想法,那张泊也就不再多言。
“在解决完贪官污吏所造成的变法问题后,接下来便是变法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就例如青苗法,应不再对官员设立指标,让百姓们自由选择。
甚至,可以引入民间的钱庄竞争,打破朝廷一家独大的情况,从而将腐败的空间降到最小。
在市易法方面,减少朝廷直接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仅仅让朝廷通过一些必要的资源来调节市场,例如粮食。
朝廷可以在丰年收购粮食,在荒年出售粮食。
此举可以保护那些中小商人的利益,避免朝廷过多的参与到交易中,挤压那些商人的生活空间。
至于保甲法,则是可以在冬日里农闲时进行,避免占用农耕时的时间。
另外,也可以给参与到保甲法中的那些农民,减免一部分赋税来激励他们。
除了这些,通过太学、书院宣传变法的重要性,减少新旧两党的对抗,强调变法的儒家合法性。
如此这般,便可争取保守派中的道德派的支持。
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吸纳苏轼,程颐参与到变法中,以减少变法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