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四百二十二章 足利义满(第3页)

 而那些将军全都无一例外,都没有自立为日本天皇。

 要知道在中原地区,虽然出现过权臣的情况,但是用不了一两代,就会直接取而代之。

 不过,随着他的仔细翻阅资料,他终于明白了这是什么原因了。

 简单来说,就是实力不够。

 虽说幕府将军乃是日本的掌权者,但是实际上,幕府将军掌握的势力也极其有限,一般就是京师周围的地区。

 而在其他边缘地方,各个家族就相当于自立为王。

 也就是说,如今的东瀛,并不是铁板一块。

 此番情况,对大明而言,那是极为有利。

 大明完全可以左右逢源,甚至不需要怎么出力,便可让东瀛的各方势力互相之间大打出手。

 他已经为之准备好了好几条计策。

 借此,大明可以从中坐收渔翁之利,从而掌控东瀛甚至接管东瀛。

 念及至

此,道衍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

 接下来,就该为会面做准备了。

 随着为首的一艘宝船停靠在岸边,在众多士卒的护卫下,道衍与郑和从船上走下。

 见到使臣是郑和,足利义满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在三年前,明朝使臣就是郑和。

 既然是熟人,那就好办了。

 只不过……

 足利义满的目光从郑和移向了道衍。

 他看出了对方乃是一位僧人。

 但是……

 他深知,在明朝,僧人的地位与在日本那是截然不同。

 按理来说,走在前列的人应该是郑和,而不是那名僧人。

 难不成那名僧人身份不一般?

 在足利义满思考着僧人身份的同时,道衍与郑和已经来到了足利义满的跟前。

 “郑使。”

 足利义满蹩脚地与郑和打着招呼。

 虽然可以使用翻译,但是足利义满还是选择了自己上。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表明他的诚意。

 郑和冷冷地注视着与他打招呼的足利义满。

 来此之前,他便已经在太子殿下那获悉了将来东瀛对大明所造成的威胁。

 原本以他的想法,是想要将威胁消除。

 但是,太子殿下说了,此行不宜大打出手,而是应该徐徐图之,一切以道衍大师为主。

 因而,在应了一声后,郑和便为面前的足利义满介绍起身侧的道衍。

 “源道义,此番我只是副使,道衍大师才是正使。”

 “道衍……大师……”

 足利义满的眼睛陡然睁大,不可思议地望向一脸微笑的道衍。

 自永乐皇帝登基后,他派遣了两次队伍前往明朝朝贡。

 从朝贡队伍所带回的信息中,他知晓了明朝有这么一位僧人,为永乐皇帝的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那位僧人法号道衍。

 “鹿苑院天山道义见过道衍大师。”

 足利义满双手合十,强行平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他没想到明朝此次派遣而来的正使是身为僧人的道衍。

 如此,那便好办了。

 凭借着他也是僧人的身份,如果能够与对方打好关系,那他势必能够从明朝攫取不小的收益。

 面对着足利义满的招呼,道衍也是双手合十回应道。

 “鹿苑院天山道义?可是法号?”

 “正是。”

 道衍点点头,并未有其他言语。

 这时的足利义满决定趁热打铁。

 “道衍大师,我已在四天王寺准备好膳食,我们移步前往四天王寺如何?

 四天王寺,乃是日本佛教最早的寺院,也是日本最古老的官家寺院。

 毫不夸张地说,四天王寺就是日本佛教的源头,其地位不言自明。

 而足利义满邀约道衍前往四天王寺目的很简单。

 他想以僧人的身份,与身为明朝正使的道衍好好套套近乎,以谋求更多的利益。

 足利义满怀着此等想法,道衍何尝不是。

 作为看过足利义满生平的道衍,可以说对足利义满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因而,面对着足利义满的邀约,道衍面带微笑,微眯着眼表示赞同。

 “好,就依鹿苑院天山道义大师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