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第 177 章(第3页)

    而且这还不算完,次日再去展馆推销的时候,叶满枝又接到了一份900英镑的粉丝订单!


    再一再二不再三,三份粉丝订单立即就引起了组长顾颂秋的关注。


    她将两人喊到旁边,委婉提醒道:“小余,小叶,我理解你们想让企业发展的迫切心情,但是咱们广交会讲究的是全国一盘棋,交易员们尽量不要为客户指定产品厂家。”


    余叶二人相互瞅瞅。


    组长这是以为她们专门给厂里拉客户了?


    余幽芳说:“组长,我俩没向客户推销我们的滨江牌粉丝,是他们主动要求选滨江牌的。我昨晚签单的时候,刘勋就在我身边,今天叶厂长签单的时候,也有几位同志在身边。”


    要是与客户一对一谈判,她们可以推销滨江厂的产品。


    但是刚开幕这几天,客户不爱下单,大家都挺清闲的,一个客户身边能围两三个人。


    即使她们想给自家食品厂拉订单,也不能明目张胆地违反大会规则啊。


    顾颂秋没对她这番解释产生怀疑,这种谎言随便找人求证一下就能戳穿,她们没必要撒谎。


    可她心里却更疑惑了。


    这几天整个陈列馆里,总共只签了三份粉丝订单,而且三份全是滨江厂的。


    “你们厂的配方跟别的厂不一样吗?”


    叶满枝摇头:“没有啊,就是我们当地的普通粉丝。”


    她心里有个猜测,但是还没证实之前,还是先别说了。


    余幽芳与叶满枝是滨江厂的,如果只有她俩签粉丝的订单,很可能是她们私下向客户推销的。


    不过,两人被谈话后没多久,北京的一个交易员也签了一份300英镑的粉丝订单。


    仍然是滨江牌的。


    四个订单总计1920英镑。


    与其他商品订单的总价相比不算啥,可是放在粉丝这里就算多的了。


    这边连签四单以后,土产组的组长跑来了食品组。


    “给我看看,滨江牌粉丝是怎么回事?听说你们那订单跟雪片似的!”


    粉丝和粉条其实都应该放在土产组。


    但是滨江牌的粉丝、粉条有包装,而且滨江厂的大部分产品都放在食品组,所以这两种有包装的土产就放在这边了。


    往年的粉丝出口量不是很大,土产组长知道她们的安排以后也没说啥。


    谁能想到这滨江牌粉丝一下子就火了呢!


    余幽芳见他拿着粉丝包装反复翻看,解释道:“我问了一下那位刚签单的新加坡客户,他说相中我们的粉丝,是因为我们的粉丝有塑料包装,比较卫生,而且粉丝的长度比较短,包装上还写了食用方法。”


    “真是因为这个?”


    “刚才那个客户说的,其他客户那边我们还没打听过。”


    土产组长盯着包装看了一阵,点头说:“这个包装瞧着确实挺像那么回事,你们怎么想起来给粉丝写食用方法呢?”


    “这是我们叶厂长的主意。”


    叶满枝谦虚道:“我也是从其他厂那里受到的启发。”


    她上次去上海义民二厂参观的时候,发现他们会在特产罐头上写产品介绍。


    百合和杨梅都是北方很少见的。


    所以,人家就在罐头瓶身上空出一块位置,介绍百合和杨梅的特性、口味、营养价值。


    叶满枝是经营副厂长,她觉得这个办法对产品销售能起到积极作用,回滨江以后,就让各车间自查自纠了。


    凡是能走出滨江的产品,都要在包装上写明产品介绍,一部分产品还要写食用方法。


    粮食复制品车间总共只有三种产品,最让人迷惑的其实是粉条。


    一部分南方地区似乎没有吃粉条的习惯,有些消费者不知道这玩意咋吃,叶满枝便要求车间主任给粉条写个食用方法。


    既然粉条都写了,那粉丝也写一个吧。


    于是,粉丝包装上就有了食用方法。


    至于她们的粉丝为啥比别家的短,说起来也是因为机缘巧合。


    过年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在家吃涮猪肉,对,买不到羊肉,他们就只能涮猪肉吃。


    往火锅里放了点粉条和粉丝,但粉丝泡开以后实在太长了,她用剪刀剪了好几次。


    所以,上班以后,遇到粮食复制品车间的主任时,她就问人家粉丝为啥要做的那么长?


    能不能做短一点的?


    她既是普通消费者,又是副厂长,车间主任听了她的话,马上就组织人手生产了一种短粉丝。


    叶满枝往陈列架上瞅瞅,就是面前这种了。


    看来全世界消费者的需求都是差不多的。


    听了她的解释,土产组长连说三个好。


    “滨江厂这个路子走对了,看来不是粉丝不受欢迎,而是咱们卖的不对。我得跟总公司那边说一声,以后凡是用于出口的粉丝,都应该像滨江厂这样,有包装和食用说明!”


    叶满枝被夸得挺美,与两位组长谈笑了一阵,大家又各自返回工作岗位了。


    她趁机去上了一趟厕所,再回到陈列区的时候,见到了又来食品组转悠的新晋小伙伴。


    “伊万诺夫先生,您已经看了三天了,还不下单吗?”


    伊万诺夫笑道:“你知道的,我通常要等到交易会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天再下单。”


    最后几天,大会为了清库存,会给很多产品集体降价,包括水果罐头。


    “我建议您还是别等了,”叶满枝表情神神秘秘,俄语也说得飞快,“再等的话,我们的水果罐头可能就要涨价了!”


    伊万诺夫露出一个“开什么玩笑”的滑稽表情,连连摇头。


    “我说的是真的,”叶满枝低声问,“昨天有一位英国客户,签了总计三万英镑的刀豆罐头和蘑菇罐头,这事您听说了吧?”


    “嗯哼,史密斯是广交会的老顾客,他这几年一直从这里进口刀豆和蘑菇罐头。”


    “可是,英国对我国的蔬菜水果罐头,是有进口配额限制的,一年的进口配额只有5万英镑左右。史密斯先生算得上是英国最大的罐头经销商了,他每年来广交会两次,上半年进口3万,下半年进口2万,一年的配额,只他一家洋行就全用没了。其他英国经销商只从我国进口肉罐头,但不会进口水果罐头。”


    叶满枝笑望向面前的俄裔英国人。


    “在明知配额会被用尽的情况下,您仍然坚持考察水果罐头的价格,说明英国当局对我国的蔬菜水果罐头,增加了进口配额吧?通常只有本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水果歉收,或是水果罐头产能不足,才会增加我国的进口配额。”


    伊万诺夫:“……”


    叶满枝信口胡诌道:“伊万诺夫先生,欧洲本地的水果罐头产能不足,我方已经注意到这种情况了,很可能会马上给水果罐头涨价,您还是尽快签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