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第 242 章(第2页)

    虽然不情愿,但她还是乖乖穿上衣服一起出门了。


    另外喊上有言,三人一块儿将院子清扫出来,顺便在门口堆了一个大雪人。


    叶满枝和有言都被累得够呛,回屋以后,母女俩倒头就睡了。


    *


    她的预感没错,市里的确要将资金紧着电厂项目用,最多能给乳品厂投资200万。


    收到通知后,叶满枝很平静地接受了。


    有啥办法,乳品厂项目是临时立项的,不在市财政的预算中,能拿出200万总好过一毛不拔。


    她在办公室里转悠了几个来回,想用轻工业局的技改资金,填上剩下的窟窿。


    她当上局长以后,一直以身作则,有困难尽量想办法,很少动用局里的技改资金。


    四个副局长受她影响,也不好意思随便花钱解决问题,所以,大家都本着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将资金省了下来。


    目前唯一用到的只有照相机的烂尾项目。


    叶满枝心想,实在没辙,就只能由轻工业局再填补200万了。


    她这边刚有想法,另一边的钱青松便跑来了轻工业局。


    主要是跟她商量一下,北京考察团的接待工作。


    部委领导要莅临通兰县,对他们来说就是大事了。


    叶满枝瞟一眼着急忙慌的钱青松,心里微微一动,突然就有了计较。


    她端起茶缸喝口水,忧心忡忡地说:“钱主任,招待北京的领导是要事,但咱也别忘了招待人家的目的!”


    “是是,我知道!想要技改资金,合作建厂嘛!”


    “嗯。”叶满枝觑着他说,“这次机会十分难得,如果没有轻工业部的380万,这乳品厂恐怕建不起来。”


    钱青松心下狐疑,没再接话,只等着对方的下文。


    “所以,咱们这次一定得抓住机会,把合作谈下来。不过嘛,”叶满枝叹气说,“市里要紧着电厂那个献礼项目的工程进度,在其他方面的投资就要收紧一些。”


    钱青松噌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不可置信道:“市里不会是不想出钱吧?”


    这不是胡闹嘛!


    即使拿到了食品局的项目资金,那380万也不够啊!


    叶满枝摊手说:“钱主任,套话咱就不说了,我就问个实际的,这项目你们到底想不想为食品工业小区争取?”


    钱青松已经听出她的意思了,停顿许久,咬牙说:“当然想要!”


    婴儿奶粉是短线产品,市场紧缺,只要乳品厂投产,他们就抱了一只会下蛋的母鸡。


    “那通兰县能不能给这个项目投钱?”叶满枝问。


    她不在乎乳品厂是市属企业还是县办工厂,反正都算滨江市的成绩。


    钱青松黑着脸问:“要投多少钱?”


    “四百来万吧。”


    “那不行。我们一个小县城,哪能拿出那么多钱来!”


    “那你们能拿出多少?”


    “一百来万吧。”


    叶满枝心说,不愧是农业大县,一百万说拿就拿出来了。


    他报了一百万,但通兰县至少能拿出两百万来。


    叶满枝没急着答话,做戏得做全套呀,她就当着钱青松的面,皱着眉头,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等到钱青松快要被她转晕了,她才停下来问:“钱主任,通兰县能不能再加100万?”


    钱青松:“……”


    一百万在叶局长口中,就跟一百块似的!


    叶满枝不理他的臭脸,压低音量说:“通兰县要是能拿出200万,那再跟市里申请200万就差不多了。不过,我寻思一个小小的乳品厂,既有食品局的投资,又有县市两级的投资,属实没什么必要。钱主任,你在市领导那里能说得上话不?”


    钱青松盯着她,暂时没明白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即使他能跟市领导说得上话,又能如何?


    市领导能借他钱啊?


    想到这里,钱青松骤然顿住,又抬眼去看叶满枝。


    这叶局长不会是想让他跟市里讨钱吧?


    如果能从市里借来200万,那钱青松即使要拉饥荒,也得把这400万的投资款凑齐。


    有了县里的投资,乳品厂的利润就能从通兰县过手了!


    他心里越想越火热,正告诫自己别冲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听叶满枝说:“你也知道,中央每年都要往地方下放几个企业,万一哪天食品局将管理和收益下放了,那最终受益的还是通兰县。”


    她跟彭静云说过类似的话,但这话放在心头火热的钱青松身上显然更管用。


    钱青松耐着性子又跟她应对几句,便起身说:“叶局,我回去跟其他同志商量一下,有了结果我再过来。”


    “也行,回去跟同志们好好讲一讲利害关系,这是难得的机会。”


    叶满枝送他出门,本以为要等上好几天才能听到消息。


    结果次日下午,奚迎春就跟她报信了。


    “局长,我听说通兰县的钱主任去市里要资金了,找的彭副主任。”


    叶满枝点点头。


    通兰县农业成绩好,彭静云又是分管过农业的,两边的关系应该不错。


    但空口白牙从市里借用200万,彭静云未必会答应。


    她正这样想着,又听奚迎春说:“钱主任先自己去了一次,后来又跟余主任一起去了一次。”


    “哪个余主任?”


    “就是利华厂的余公仆,余主任。”


    “她跟着掺和什么啊?”


    余公仆是市管干部,即使在通兰县办厂,也没必要插手县里的其他投资。


    奚迎春提醒她:“利华厂想生产麦乳精,而麦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奶粉,如果能在家门口有家乳品厂,那多方便啊!”


    乳品厂生产的是婴儿奶粉,也就是特级奶粉。


    但奶粉也是有次品率的,如果质量达不到特级奶粉的标准,就会变成一级或二级奶粉。


    这不就是现成的麦乳精原料嘛。


    叶满枝嘟囔道:“钱主任还挺会使唤人的。”


    余公仆那缠磨工夫,一般人受不住。


    但事关200万资金的归属问题,市领导不可能轻易松口吧?


    叶满枝一边希望钱青松成功,将乳品厂项目拿下来,又不太看好他们。


    她与彭静云打了一年交道,那位可不是好说话的领导。


    然而,不知道通兰县用了什么招数,就在元旦前两天,市里居然真的答应借给通兰县200万!


    注意啊,这不是市里的投资入股,真的是借给通兰县的!


    200万!


    叶满枝震惊了。


    虽说主意是她出的,可是就凭市领导那吝啬劲儿,她真没想到通兰县能成功借出钱来!


    钱青松给市领导灌什么迷魂汤了?


    不过,这还不算完,人家不但成功借到了钱,还请动了市革委的李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