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121 第一波影评(第2页)

 

然而,房子到手后不久,父母就开始筹谋将她介绍给不认识的男人结婚。

 

“我想看的是这些吗”郭颖语止不住地抱怨,“她不该跑吗跑得远远的,剧情怎么这么割裂”

 

胡言摸了摸鼻子,道:“《泪之歌》大概想冲国外的奖”

 

“你拍自己日子过得多好多幸福,人家都懒得理你,可你把痛苦的一面展现出来,拿奖的几率蹭蹭往上涨,再配一些抓眼球的文字,电影想不引起注意都难。”

 

郭颖语忍不住摇了摇头:“说实话,我理解不了。”

 

“我放弃了美好的躺在家的机会去看电影,结果两个小时就给我看这”

 

鉴于对30+元电影票钱的心疼,郭颖语还是坚持把《泪之歌》从头到尾看完了。

 

她的观影感受是:她的乳腺结节增生以及因此产生的偏头痛、想捶人的冲动等,《泪之歌》剧组都应该负责到底。

 

她这是造了什么孽

 

果然,不该随意蛐蛐别人,蛐蛐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郭颖语看来,最糟心的就是《泪之歌》的结尾,父亲天天装病,装到自己终于得了病,母亲成日咒骂,看到父亲这样也慌了神,主角经不住良心的谴责,开始带父亲跑各处看病,一边负担起整个家庭,一边学着理解父母。

 

“他理解什么了有什么值得理解的吗”

 

“所以这电影拍出来到底要告诉观众什么”

 

郭颖语打开微博,首页几乎全是国庆档电影的大混战,在一众大制作电影中,《泪之歌》的热搜数绝对不算少,有一位影评人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最后总结道,“在故事的结尾,《泪之歌》剧情得到了升华……”

 

郭颖语:“……这是人类写出来的文字吗”

 

哪里升华了啊!

 

倒不如说,《泪之歌》剧组造了一坨屎,这坨屎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期间没有经历液态的过程——原先那坨屎掉在那里,人离得远些就能逃避它,可它偏要升华成臭气熏得每个人臭不可闻。

 

郭颖语只接受升华的这种定义。

 

胡言默默竖起大拇指:“你物理学得很好。”

 

郭颖语:“被逼的,谢谢。”

 

总而言之,看到《泪之歌》的后半部分,她感觉自己脑门上冒着火,差点能把她头发点着。

 

她宝贵人生的两个小时,竟然花在让自己生气这件事上了,实在是很不值得。

 

在郭颖语看来,《泪之歌》的导演和编剧是不需要获得观众共鸣的,前半部分好歹符合现实,但后半部分……搁这搞释然文学呢

 

观众只是他们py的一环是吧

 

郭颖语和胡言说要给《泪之歌》打低分,一开始确实有开玩笑的意思,可现在,两人确实忍不住打低分了,甚至,打完分之后,两人默默看向陆煦,眼神威慑他也打。

 

陆煦:“行吧。”

 

陆煦是看过《泪之歌》的初始剧本的,他那时候就觉得,《泪之歌》是典型的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

 

而电影上映之后,陆煦发现,最终成片剧本又有改动——甚至还不如最初的版本。

 

陆煦确实不理解剧本的改动,不过他的观影感受是——齐笛想拿奖的话,在评委们愿意接受剧本逻辑的情况下,倒也未必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