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百花村(5k)(第2页)
本王这一路北上,手下将士难免受伤,若菩萨肯与本王同行,略施援手,本王可承诺,助菩萨更进一步。如何?”
是看中了我救人的法力么……般若面色毫无波动,单手合十:
“阿弥陀佛,两军交战,杀戮血腥,贫尼力微言轻,只愿守在这寒山寺念经礼佛,无意出征。”
“这样啊……”
靖王满脸遗憾,又劝了几次,见般若坚持,笑了笑:
“既如此,本王也不勉强,这便告辞离开。菩萨放心,本王已吩咐底下的人,不得冲撞建成道内,所有大小佛寺。”
般若轻轻行礼:“多谢王爷。贫尼送王爷下山。”
一僧一权贵,寒暄至山门。
靖王烧了一炷香后,告辞下山。
走在山道上,身边一名亲信私军将领道:
“王爷,这女人如此不给您面子,是否要……”
靖王敛去笑容,摇了摇头,冷哼一声:
“老尼姑不识抬举……但终归是神龙寺一脉,不要招惹。”
哪怕般若与玄印有分歧,但归根结底,两者皆同出一门。
靖王与玄印私下结盟,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令玄印不快,打压神龙寺。
“可惜,玄印不知碍于佛门的名声,不愿公开站队,还是被那张衍一盯的太死,始终不肯离开京城一步。在封禅前,只肯派出法神助战。”
徐闻心中暗暗皱眉。
他并不知道,“法神”乃是“玄印”分身的真相。
只以为,法神乃是神龙寺养在江湖中的一个极厉害的高手。
在此之前,神龙寺也是借助法神派这个江湖势力,在与八王中,较为看好的几个悄悄联络。
是的!
玄印住持是同时押宝了八王中的好几位,并不是只帮他徐闻!
所以,他更不敢得罪神龙寺,没必要冒险。
“王爷,那若这尼姑悄悄援助伪帝和姓赵的如何?”另外一名亲信低声道。
就在不久前,赵都安和女帝踪迹暴露,逃入淮水道的消息,已传到靖王耳中。
关于海公公正带人阻拦欧阳冶,导致抓捕失败的情报,记载的十分详细。
“所以派人盯着寒山寺,没事就进入看一看,这老尼姑在不在,只要她不乱走,就不用管。”
靖王淡淡道:
“至于那逃走的君臣……哼,还真以为,仅凭他们二人,能活着回京城?海春霖等人,可以阻拦本王的人,但他们却无法阻拦,从北面南下的人。”
按照计划,若洛山上,女帝直接死了。
那神龙寺将会独善其身,不再参与争斗。
但女帝没死……还活着,这就成了巨大隐患,以女帝的聪慧,必然能猜到,是玄印出手。
如此一来,玄印住持就必须继续出力,确保女帝无法返回京城。
而女帝没死,之前的嘱托就依旧有效力,张衍一死死盯着玄印,确保天人境不再下场。
武仙魁那个练武练的脑子莫名其妙的武夫,也只答应出手一次。
关键时刻还反打了法神一拳,完全无法指望。
所以……
靖王已通过术法手段,得知神龙寺暗中派出一队人马南下,围堵女帝。
“如此一来,本王的人由南向北,神龙寺人由北向南,前后夹击,她插翅难飞!”
靖王冷笑,抬手掀开盔甲后鲜红的斗篷,迈步望向整齐列阵,黑压压一大片,守在寒山寺脚下的披甲大军。
“虞国若要昌隆,祖宗基业若想长青,岂能将大好江山,寄托于一女子?等她真诞下什么子嗣,再传位下去,这江山姓徐还是姓赵?亡国窃种,该死!”
靖王翻身上马,扯动缰绳,扭头望长安,眼神炽热:
“这天下,就该姓徐,千秋万代!不容有失!”
寒山寺内。
“菩萨,山下的大军走了。”
一名僧人推开门扉,朝背对他的菩萨道。
“知道了。”般若轻声开口,垂眸俯瞰眼前大水缸。
水缸中栽种一株莲花,荷叶铺了半个缸,底下有一尾火红龙鱼游曳。
民间传闻,龙鱼出,群雄逐鹿。
“多事之秋。可惜了那上好炉鼎……”般若菩萨呢喃,似还惦记着赵都安。
她旋即摇摇头,并不认为,失去了女帝这座靠山的赵都安,还能活着。
“还有……玄印……你是否参与其中?”
般若俯瞰水缸,清澈的水面荡开涟漪,隐约好似浮现京城图景。
老尼姑眉头紧皱,她想立即返回京城,但却知道,靖王不会容许她北上。
“不知京中庵里如何了。”
……
京城。
在这个书信很远的年代,消息的传递总是很慢的。
不过因种种术法手段,女帝失踪,八王起兵的消息,还是在几日内,就被少部分人率先获知。
这一日,辩机法师敲开了寂照庵的门扉。
在般若居住的那座小院的池塘畔,找到了云阳公主。
般若离开后,尼姑庵内,再无人可压制这位大长公主殿下,虽其依旧受到“禁足”,无法走出去。
但在庵内,却行动自如,无人敢约束。
于是,快憋疯了的长公主鸠占鹊巢,堂而皇之,将般若的住处霸占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