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2页)

 李世民听了这些话,心里微微一颤,他暗想:“这丫头老是说自己不是这儿的人,难道她是从别的世界来的不成?有意思,我得好好琢磨琢磨。”想到这里,他对李清歌的兴趣更浓了,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探究的光芒。“那异世界得是啥样啊?听这丫头说起来,说不定比咱们这还精彩呢。”他心中暗自思量,“我得加把劲,让大唐也成为让全世界都羡慕的地方。” 

 李世民心里虽然这么想,但看着李清歌和刘玉茹都还年轻,也不想勉强他们什么,就暂时把这事儿放下了。他转身望向远处的山峦,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这时候,魏征开口了,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陛下,庞相寿那事已经处理妥当了,咱们接下来去哪儿啊?”李世民一听这话,心里就泛起了波澜。他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对民间疾苦的关切。“这儿离皇城这么近都贪成这样,那远一点的地方老百姓还怎么活啊?”想到这里,他气就不打一处来,“走,咱们去别的地方看看,天子脚下的官差都这副德行,别的地方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了!”说完,他脸色铁青,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魏征看着李世民的样子,心里也犯难,但也没说什么。他只是默默地跟在李世民的身后,心中充满了对这位皇帝的敬畏与担忧。而李清歌却在心里暗暗吐槽:“李世民这家伙,是不是不太聪明啊?身为皇帝,微服私访这么久也就算了,现在还想着到处跑。”“家里没个主事的不行,国家没个坐镇的也不行啊,这个道理他还不懂吗?”“说不定他是没看到民间的苦楚,所以才想着多出去走走看看。但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不累死才怪呢。再说大唐这么大,他这么走下去,几年都回不来,朝堂不乱才怪。”“还不如直接抓了庞相寿这样的典型,昭告天下,然后派巡行御史去代替他。” 

 李世民似乎听到了李清歌的心声,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走偏了。“对啊,我急着救民于水火,却忘了自己也只是个普通人。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终究是有限的。而且离开朝堂这么久,政事都积压着呢。”他心中豁然开朗,仿佛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算了,我想通了,亲自去巡查不是长久之计。再跑几个地方,遇到像庞相寿这样的,就公之于众,以儆效尤。其他地方就交给巡行御史去查办吧。” 

 “臣遵旨。”魏征应声道,他知道皇帝在外太久也不是个事,得赶紧回去处理朝政。李清歌听了这话,心里微微一愣,她有些惊讶地看着李世民,“李世民这家伙突然开窍了?这想法跟我不谋而合啊。”“我跟他的想法越来越接近了。他虽然有时候迷糊,但终究是个明君,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他能想通这一点,真是太好了。想当初隋文帝也是雄心壮志,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最后还不是累垮了。李世民就不一样,他知道怎么用人。” 

 李世民听到李清歌的称赞,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微笑。他平时听惯了李清歌的嘲讽,偶尔得到一次夸奖,心里还挺高兴的。他看向李清歌的眼神中充满了欣赏与认可。 

 于是,一行人加快了巡查的速度,他们严惩了贪腐官员,然后把事情交给了巡行御史去处理,就返回了皇宫。在回宫的路上,他们经过了田野和村庄,看到了百姓们忙碌的身影和丰收的景象。李世民的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秋天就到了。蝗灾早就过去了,而李清歌引进的薯类作物却获得了大丰收。当李世民第一次看到亩产超过两千斤的奇景时,他的眼中闪烁着惊叹与喜悦的光芒。他对李清歌的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心中暗自思量着如何更好地重用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 

 在朝堂上,李清歌还是像以前那样倚着柱子打盹儿,但现在已经没人再嘲笑她了。她的才华和贡献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李世民笑眯眯地看着她,等她醒来后说:“这次丰收,程卿功劳最大,朕赐你黄金千两,还有城外的一座府邸。” 

 “黄金千两!”李清歌刚睡醒还有点迷糊呢,一听这赏赐顿时瞪大了眼睛看着李世民。她赶紧行礼谢恩,“谢陛下隆恩。但这可不是臣一个人的功劳啊,这是大唐万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臣有幸目睹了万民一心的盛景,相信盛世大唐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李清歌在谢恩的同时还不忘夸赞李世民一番。这话正好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上,他对于盛唐的憧憬可是日思夜想的啊。现在听到李清歌这么说,他高兴得不得了,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哈哈,好!好!好!程卿快快请起,听了你的吉言,朕心里头那个乐呵啊,大唐的繁荣盛世,那是眼瞅着就要来了!”李世民满脸笑容,说起这番话来,心里跟揣了只小鹿似的,激动得不行。他的眼眸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繁华盛世的大唐,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盛无比。 

 李清歌看着李世民那发自内心的喜悦,心中也不禁暗暗感慨。【我就随口说了几句好话,这皇帝怎么高兴成这样,真是让人没想到!看来啊,人都爱听好话,皇帝也不例外嘛!】她心里琢磨着,目光又落在了李世民的身上,更加深入地观察着他。【看李世民这样子,他是真的一心一意想让大唐强大起来啊。虽然有时候他也会犯点小错,但总体来说,还是挺有本事的。而且出手大方,一送就是黄金千两,外加豪华大宅,这手笔,古今少见啊!】 

 一想到这些赏赐,李清歌心里那叫一个舒坦,未来的生活,看来是要更加滋润了。她心想着:“钱财嘛,能通神也能通人心,我这以后的日子,怕是要过得更逍遥自在了。”她的嘴角不禁勾起了一抹满意的微笑,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李世民见李清歌神色变化,知道她心里头乐呵,也就没再多说什么,转而和尉迟敬德聊起了天。尉迟敬德上前一步,抱拳说道:“陛下,咱们皇城里的骑兵和射手,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了。您要是有兴趣,下朝后咱们可以一起去试试手。”他这话里透着股子骄傲,毕竟这些兵都是他亲手带出来的,每一个都像是他的孩子一样。 

 李世民一听这话,眼睛就亮了。他本就是马上皇帝,虽然登基后政务繁忙,但骨子里对骑射的热爱可一点没少。于是他爽快地答应道:“好!尉迟将军办事就是利索,这才几天功夫,兵就练成了。朕一定要去瞧瞧!”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那些英勇的士兵们了。 

 这时候,魏征站了出来,他性格耿直,直言不讳地说道:“陛下,皇宫乃是禁地,安全为大。这兵器锋利,士兵训练,都容易出意外,还望陛下三思。”魏征虽然知道这话可能让皇帝不高兴,但职责所在,不得不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仿佛无论李世民如何决定,他都会坚守自己的立场。 

 李世民却摆摆手,笑道:“尉迟将军跟了朕这么多年,他训练的兵,朕信得过。要是整天都小心翼翼的,那活着还有啥意思?偶尔放松一下,就当是给自己放假了。再说,真有刺客来,那也是朕的过错,朕会好好反省的。”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从容,仿佛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挑战的准备。 

 李清歌在一旁还是有些担心,她提醒道:“陛下,防身立命,安全第一啊。”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关切和忧虑,显然并不希望李世民冒险。 

 李世民笑着安慰她:“魏卿啊,你太过谨慎了。这次没事的,宫里有你们这么多人保护着,还有朕的天子之气护佑,不会有事的。”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轻松和自信,仿佛已经完全将可能的危险抛诸脑后。 

 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其他人也就不好再劝了。于是李世民带着唐成和李清歌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操场去了。一路上,他们穿过了繁华的宫殿和热闹的市集,引得众人纷纷侧目。李世民的心情格外舒畅,他感受着身边的一切,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格外美好。 

 到了操场,只见训练长带着一群士兵整齐地跪在地上迎接皇帝。他们身穿铠甲,手持兵器,显得威风凛凛。李世民一出现,众人齐声高呼:“陛下万岁!”那声音震天响,把个操场都震得嗡嗡作响。 

 李世民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几个月前的想法,现在已经变成了眼前的现实,这种成就感,比什么都让人满足。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唐的繁荣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盛无比。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而李清歌呢,虽然心里头还在嘀咕着“李世民这爱好骑马射箭的,怕是要招小人嫉妒”,但看着皇帝那意气风发的样子,也不由得被感染了。她暗自祈祷:“希望一切都能顺顺利利的,别让什么意外破坏了这份美好。”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美好的大唐盛世。 

 李世民似乎察觉到了李清歌的担忧,他心里暗自告诫自己:“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能出任何差错。有这么多人保护着我,我一定能平安无事的。”想到这里,他更加坚定了信心,带着队伍大步向前走去。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高大威猛,仿佛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挑战的准备。 

 “好啊!各位将士,你们都是大唐的骄傲,将来大唐的繁荣昌盛,就靠你们这帮英雄好汉来支撑了。”李世民的话语中带着无比的自豪与期待,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士,仿佛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未来的辉煌。 

 “没错,大唐的强盛,全靠你们这些精兵强将,你们个个都是大唐的顶梁柱!”李世民说完,心里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他想象着大唐的未来,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在脑海中浮现,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期待。 

 “我们义不容辞!”将士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响亮而坚定。李世民听了,笑容更加灿烂了,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将士们的信任和期待。 

 然而,在这激昂的氛围中,李清歌心里却嘀咕开了:“李世民这家伙,怎么老爱说这些漂亮话呢?光喊口号有啥用,还不如赶紧办实事呢。这大秋天的太阳还这么大,晒得人都快脱皮了,还不如早点结束回家呢。”她心里想着家里的美事,更是急不可耐,嘴里不禁小声抱怨起来。 

 虽然身着男装,但李清歌身为女子,心思自然更为细腻。她瞥了一眼那炽热的太阳,心中不禁有些烦躁。她想象着家里的舒适与安宁,新来的丫鬟们一个个水灵灵的,要是现在能回去让她们给自己按按摩,那该多好啊,比看这些男人射箭有意思多了。 

 李世民听到她的小声嘀咕,虽然早已习惯了她的直言不讳,但这次提到家事,脸色还是微微沉了下来。“这小子,国家大事不关心,家里那点事倒是急得跟什么似的。宣威将军的位子,难道还比不上他的温柔乡吗?”李世民心里暗自生气,但又爱惜她的才能,只好装作没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