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2页)

 刘备没有多说,直接招呼其过来。

 妇人迟疑了下,才将镰刀放下,踱步至前。

 刘备感慨说道:“染渠帅,半年未见,别来无恙?”

 染氏低头道:“罪妇仰仗刘使君活命之恩,早已别无所求,只想尽快了结残生。”

 刘备微叹气。

 眼前这人正是去年攻取梁邹,举军投降的一方渠帅染氏。

 因制止另一方黄巾军淫秽军营妇女,才引发了火拼,最后便宜了刘备。

 自从她投降后,多有郡吏豪族力劝杀之,好报仇。

 刘备不允,解释道:“染氏从乐安而来,所过之处并不滥杀,所杀豪族如按律令,杀之也无罪。”

 “况且骗降杀之不祥,刘玄德不为也!”

 直接将豪族的嘴堵了回去。

 看着不为所动的刘备,他们也没办法。

 毕竟刘备剿灭济南黄巾,军民人心归向,还有不少豪族依附,游侠为其奔走,吹牛拍马的扬名。

 谁敢站出来跟刘备说不?

 豪族面面相觑后,都退了回去。

 朝廷调令不传,青州刺史也没了。

 刘备郡权在握,罢免升迁,都是他说了算。

 还想不想为官为吏。

 刘备是真欣赏染氏,丈夫幼子被县中小吏残害后,能强忍悲痛,隐忍不发。

 直到黄巾举兵,敢去带路立功,报得大仇。

 恩怨分明,不畏生死,有勇有谋,才能屡次晋升。

 以女子之身,做到这种份上,可比新莽末年,起义首领之一的吕母。

 巾帼不让须眉。

 刘备宽慰她道:“人生如白驹过隙,在田间了却余生虽好,看苍生遭难,染渠帅心有何忍?”

 染氏目光有些诧异。

 刘备笑了,来日方长,他不急。

 曹操能撰写求贤令,唯才是举。

 他也一样。

 敢不拘一格的择才。

 刘备非常认同韩非说的两句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数百年前,小小的沛县,难道真有这么多猛将和治国之才吗?

 不是,只是刘邦带着他们走到最后。

 看完染氏,刘备又骑马去了少年堂,几月过去,郊外的幢幢房屋,已陆续修建好。

 千四百三十一人,分六个区域间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