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兴殿深夜议事(第2页)
张大宝骑着马来到颜末身旁,问道:“大人,要不要继续追击?”
颜末抬手示意,“不用了,总要有人回去报信。”
他看向东突厥复地的方向,“撤吧。”
张大宝道:“诺。”
他们带着胜利的喜悦,迅速撤离了战场。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走着走着,颜末和薛万彻并肩而行,气氛稍微轻松了一些。
颜末突然问道:“薛兄,你第一次上战场是什么时候?”
薛万彻回忆起往事,眼神有些悠远,说道:“十几岁的时候就上了战场。”
颜末微微一惊,又问道:“那杀人呢?”
薛万彻面色平静,回答道:“第一次上战场就杀人了。”
沉默了片刻,薛万彻反问颜末:“你第一次真正上战场怕吗?”
颜末笑了笑,坦然道:“怕,当然怕。怕是人之常情,不过以后就好了。”
薛万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颜末接着说道:“薛兄,你知道男人的终极梦想是什么吗?”
薛万彻疑惑地看着颜末,摇了摇头。
颜末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缓缓说道:“勒石燕然,饮马翰海。我们身为大唐将士,当为国家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让大唐的威名远扬四方。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动力所在。”
薛万彻听了,心中涌起一股豪情,说道:“颜大人所言极是,我等定当为大唐的荣耀而战,不负此生!”
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片狼藉的战场和东突厥人惊恐的回忆。
……
夜幕深沉,如同厚重的墨色,严严实实地覆盖着宏伟壮丽的长安古城。
大兴殿内,烛光摇曳不定,营造出一种压抑至极的氛围,仿佛连空气都凝固成了沉甸甸的实体。
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头紧蹙,目光深邃,手中紧握着一封来自颜末致尉迟敬德的密函。
那薄薄的纸张,此刻仿佛承载着关乎国家命运的千钧重量。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程咬金等大唐的肱股之臣,分列两侧,面容严峻,整个大殿内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与不安。
他们皆是深夜被紧急召见,未及梳洗,便匆匆在月色的映照下,穿越寂静的长安街道,马蹄声急促而响亮,打破了夜的宁静。
此情此景,虽非寻常,却令人不禁回想起玄武门事变前夕的紧张氛围。
那时众人心中皆明,进一步,成为人上人,大唐的肱股之臣;退一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能就是满门被斩于闹市。
结果显而易见,他们成功了。
李世民缓缓合上密函,率先打破了殿内的沉寂,他的声音低沉:“颉利可汗已率十余万大军侵入我大唐疆土,东突厥先锋俟斤阿史德乌没啜,预计数日之内将兵临泾阳城下。”
他轻轻晃动手中的密函,继续说道:“此函乃颜末命人急送尉迟恭之手。信中所述,乃是一奇袭之策,旨在出其不意,直击东突厥先头部队,若能成功,预计可斩首千余,并俘获其先锋大将,此计虽普通,却能出奇效。”
说到这里,李世民眼含赞赏之色,对于一个没有上过战场,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书生来说,此计非常适合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