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兴殿深夜议事(第3页)

 李世民不敢想象,若是给足颜末成长的空间,那他的成就会达到哪一步?

 超越自己?

 或是超越李靖?

 好像这两种都有可能。

 李靖闻言,微微点头,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所言极是,颜末此计确有独到之处。东突厥先头部队素以骄横著称,若我军能施以奇袭,定能收到奇效。然而,亦需警惕,颉利非等闲之辈,一旦其先锋受挫,必会调整策略,绕过泾阳,直逼长安而来。”

 李靖的分析,如同利剑直指要害,令殿内众人无不点头称是。

 一时间,两仪殿内静得只能听见窗外偶尔传来的夜风声,仿佛连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

 李世民陛下亦持有相同之远见,且内心深处预感颉利可汗必会采取激进之策。

 此时,程咬金性情急躁,不禁高声疾呼:“陛下,臣以为颜末此人胆识过人,其言可行!我大唐将士英勇无畏,岂会畏惧那些突厥蛮夷?然则,行动需速,突厥人绝不会给予我们从容筹谋之机!”

 李世民嘴角勾起一抹苦笑,心中暗自感慨,程咬金之性情,与昔日瓦岗寨时无异,依旧那般直率与急切。

 他轻抬手势,示意程咬金稍安勿躁,随后缓缓言道:“诸位爱卿,颜末这小子,带着朕给他的三千兵马,竟然去东突厥境内。”

 众人一听,心揪了一下。

 跑到东突厥境内?那不是等于送死吗?

 李世民见到他们面色凝重,反而笑道:“哈哈,颜家这是出了个能带兵打仗的小子。颜末在密函中说,待到朕收到这份密函,他已经平灭东突厥两部落。”

 此言一出,殿内群臣无不面露惊异之色,李世民初览此讯时,亦是惊喜交加。

 依据颜末所述,李世民迅速洞察其分兵之策,然此非关键所在。

 关键在于,颜末初涉沙场,竟能连克两部落,其勇略实属罕见。

 昔日冠军侯以八百铁骑横扫匈奴草原,今朝书生颜末亦能如此,实乃我大唐之幸。

 长孙无忌轻捋胡须,眼中闪过一丝忧虑:“陛下,若此消息确凿,颜末之功不可没。然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仅凭此二部落之胜,恐难以撼动颉利及其十万大军之根本。”

 李世民深以为然,对长孙无忌之见解表示赞同。

 房玄龄沉思片刻,终是站出身来,进言道:“陛下,无论颜末所报真伪,其行动已彰显其果敢与智谋。长孙大人所虑才是重中之重,仅凭此二部落之胜,难以阻挡突厥之攻势。我等当前之急务,在于如何利用此契机,于紧迫局势中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战略。”

 杜如晦面色严峻,沉声补充:“陛下,当前局势不容乐观,东突厥大军来势汹汹。我大唐虽不惧战,但亦需审慎应对,以免错失良机。每一分每一秒的拖延,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变故。颜末之手札可作参考,然我等必须从全局出发,迅速谋划,时间紧迫,不容有失。”

 在场众臣皆心知肚明,李世民陛下内心实不愿此时开战,至少目前尚非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