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瑞达集团发展现状
瑞达汽车厂的业绩也非常不错,最近推出的几款新车型,很受用户追捧,经常供不应求,销量在造车新势力中,一直排在第一位。但是受制于产能不足,在营业额和盈利能力上,依旧不能跟几大老牌车企叫板。正是基于这一状况,通过全息影像参会的邵和平厂长,提出了三年内投资建立两座汽车生产厂的庞大产能扩充计划。乔瑞达考虑再三,还是同意了这一计划。他很看好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是早晚的事情。瑞达汽车厂手里,掌握着自动驾驶系统和石墨烯电池两大杀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先发优势,只要在今后的经营过程中,不犯太大的错误,成长为世界级汽车巨头,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这次会议中,邵和平厂长还提出了一个脑洞大开的研发计划,那就是基于反重力技术,研发一款飞行汽车。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民的收入水平也水涨船高,相应的私家车的保有量正在高速增长。但是道路的新建和扩建数量,远远赶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车多路少就会造成道路拥堵,而且是越繁华的大城市,道路就越拥堵,北上广深尤甚。为了解决拥堵问题,各大城市的交管部门是各显神通,想了诸多的方法,什么修建高架桥、单双号限行、外地车不允许进市区、车牌发放摇号,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等,但是这些方案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一到早晚高峰期,该堵的路口,还是照样堵。如果飞行汽车真的能研发成功,就可以把现有的地面交通,变成低空立体交通,彻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还能为路政部门,节省大量的道路建设和维护经费,前景那是相当光明。
不过飞行汽车的研发,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就要解决反重力引擎的小型化问题,现有的反重力引擎是安装在空天飞机上的,体积庞大,能耗夸张,安装在飞行汽车上显然不合适。只有开发出小型甚至是微型反重力引擎,才能解决飞行汽车的动力问题。但是一件产品想要做大不容易,想要做小更难,想要研发一款用在飞行汽车上的小型反重力引擎,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其次要解决能源问题,众所周知,飞行交通工具要克服重力,还要高速前进,其能耗,是要远远超过地面交通工具的。现有的石墨烯电池,能量密度也就和燃油相当,如果用在飞行汽车上,续航里程必然大打折扣。邵和平看中的飞行汽车能源,是空天飞机上使用的方舟反应炉,这东西应用了冷聚变技术,加一次燃料,足够汽车跑个十几年,说是飞行汽车的最理想能源也不为过。只不过瑞达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可控核聚变实验堆还没有点火测试,热核聚变还没有弄明白,就直接曝光冷聚变技术,有些揠苗助长的意思,不符合乔瑞达缓慢推动技术更新换代,稳扎稳打的初衷。
再次就是交通法规问题,飞行汽车算是汽车,还是飞行器?如果算汽车,归车管所管辖,驾驶员只需要有机动车驾驶证就足够了。如果算飞行器,飞行汽车驾驶员,就要去考私用飞机驾照,那个费用和培训时间,对普通用户就太不友好了。另外飞行汽车研发出来,大概率只能在低空飞行,数量少了还好说,大家互不影响,一旦数量多起来,就会涉及到空中交通规则问题。需要和相关部门合作,制定相应的空中交通规则,这又是一桩麻烦事。
与会的高管,一番商讨后,还是觉得飞行汽车前景可期,值得投资。于是瑞达研究院和瑞达汽车合作成立了一个飞行汽车研发小组,研发费用由瑞达汽车负责。小组制定的目标是在三年内,研发出一辆飞行汽车测试样车,先解决有无问题。至于其它问题,等到样车开始测试之后,再摸索解决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