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瑞达集团发展现状(第2页)
在所有的瑞达系企业中,业绩成长最快的,却不是以上四家,而是成立时间不长的瑞达医药。最早立项的胃癌靶向药胃癌克星,已经过了临床三期,获得了批号,进入到了上市推广阶段。这还是国内医药企业,研发的少有的几款抗癌类创新药之一,药效明确,副作用极小,获得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并进入到了医保采购目录,为该款药物的热销奠定了基础。
和国外进口抗癌药相比,胃癌克星的定价堪称良心,每盒只需要238元。胃癌克星选择了制作成本更高的缓释剂,一天吃一粒胶囊,就能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如果是早期或者中期胃癌患者,一个月的用药量,也就在两盒左右,胃癌晚期患者的用药量可能多一些,也不会超过三盒。也就是说一名胃癌患者,一年在吃药上的花费,不会超过八千块,如果通过医保购买,花费还能进一
步降低到四千块,绝对称得上是良心定价。相比进口靶向药动不动几万块一盒,十几万一针的售价,便宜到姥姥家了。更为关键的是,胃癌克星的治疗效果,比那些进口抗癌药物好了太多。进口胃癌靶向药,如阿帕替尼、雷替曲塞、赫赛汀等等,可以起到的疗效,也就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胃癌的效果,却无法替代手术,也不能让癌症肿瘤缩小。胃癌克星的功效,比以上药物要强大了太多,它是真的可以杀死癌细胞,让肿瘤缩小甚至是消失。这一点在三期临床中测试中,就有着明确的表现。胃癌克星批量上市之后,又得到了胃癌患者的广泛验证,疗效真实可靠。
正是基于以上种种,胃癌克星上市之后,胃癌患者趋之若鹜,销量持续暴涨。同时胃癌克星在患者中,已经形成了良好口碑,为后续的推广提供了便利。或许是看到了胃癌克星的出色疗效,国际医药巨头辉瑞和拜耳,先后派遣团队,访问瑞达医药公司,商谈胃癌克星的海外销售和代理问题,他们计划将胃癌克星引入丑国和欧洲,进行销售。目前初步合作意向已经达成,胃癌克星样品已经送到丑国和欧洲,进行临床测试。如果胃癌克星顺利通过临床测试,拿到丑国fda和欧盟ce认证,打通海外销售渠道,销量还能翻个几倍。
瑞达医药公司第二个上马的人体器官定向克隆技术,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攻克了肾脏和肝脏的克隆技术。克隆脏体已经进入到了三期临床测试阶段。从目前接受克隆肾脏和肝脏移植的患者,已经有几百例,移植成功率在95%以上。失败的几个病例,也不是克隆脏体出问题造成的,而是手术失败或者患者自身的其它疾病造成的。由于移植脏体是使用患者自身的细胞克隆的,产生排异反应的几率几乎是零。移植之后,和自己原装的脏体没有太大区别,基本不用吃抗排异药物,可以为患者节省一大笔治疗费用,预后也比移植他人脏体好很多。可以预见,克隆脏体第三期临床结束,正式推向市场的时候,一定会受到广大肾病肝病患者欢迎,挽救无数患者的生命,同时为公司带来大把的利润。
公司有了盈利,在研发上的投入也在持续加码,目前瑞达医药的研发团队,已经立项研发几种全新药物,包括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降压药物,和治疗多种癌症的靶向药。当然为了提高研发速度,乔瑞达开金手指,从二十年后的互联网上,找了几款疗效不错的新药,解析之后,给研发团队,提供了一些研发方向和技术指导。
瑞达系企业中,目前依旧在持续亏损的,也有两家,那就是瑞达航天和瑞达新能源。其中瑞达航天之所以出现亏损,是公司在深空探测、商业空间站和载人航天项目上的研发投入太过巨大。即使卫星发射业务在不断增加,为公司持续输血,依旧是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