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长安柳月

第71章 二十八年前的旧案(第2页)

 因为粮草不济,薛仁贵胜了一场之后回军至乌海城,并命令郭待封给大军运用辎重粮草。

 郭待封运送粮草辎重前往乌海的时候,不知为何粮道被吐蕃发现,遭到了吐蕃二十余万大军围攻。

 郭待封手中只有一万老弱病残,根本无法与吐蕃二十万大军对抗,只得抛弃了军粮辎重逃回大非川。

 薛仁贵的粮草不济,无奈之下也只能退回大非川固守,然而他此时却被钦陵率领四十万大军衔尾追击。

 纵使薛仁贵文武双全,智勇无双,但在人困马乏、粮草断绝的情况下,面对钦陵十倍于己方的围追堵截,也无能为力。

 最终唐军大败,薛仁贵无奈只好与钦陵讲和,而钦陵知道,薛仁贵此番出征,虽然遭遇惨败,但对于大唐来说却无伤大雅。

 可是自己所率领的四十万大军却是吐蕃倾国而出。

 他已经占到便宜了,如果再对薛仁贵赶尽杀绝,怕是大唐如果下定决心与吐蕃一战,他也得不到好处,

 因此,钦陵同意了薛仁贵的求和,将他和两万残军放回了大唐。

 薛仁贵一生征战无数,鲜有败绩,这一次征讨吐蕃却大败而归,他自己的解释是今年是庚午年,降娄星当值,不应该到西方打仗。

 可谁也不知道的是,若不是有人提前提醒吐蕃大唐派出薛仁贵率兵征讨,钦陵也不可能提前做出准备,征召了全国的兵力与之应对。

 并且,郭待封的押运粮草的粮道被劫,这更是匪夷所思之事。

 青海内蒙一地,原本就是茫茫的荒原,万余人的辎重粮队,要是没有有心人的指点,想要在这么大的一片地域内被发现无异于大海捞针。

 可郭待封前脚带着辎重粮队从大非川出发,钦陵后脚就派出自己的二弟赞婆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去堵截。

 这中间的原因绝不是用巧合二字就能解释的通的。

 当年薛仁贵为何会莫名其妙战败,这一直是笼罩在所有参与过那场战役的那些唐军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

 今天钦陵亲自来拜访武三思,这才解开了这个被隐藏了二十八年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