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长安柳月
第180章 鹅老就是骆宾王?(第3页)
而且在湖南酃县(今株洲市附近),还留有骆宾王在道观婆婆观留下的一首诗:《漫成一首》。
根据幸存的《潜阳唐夏骆氏宗谱》,发现先后有14篇文章(多为官员或名士)
提及骆宾王“由灵隐至淤潜(於潜)”,说明骆宾王晚年来到了於潜,於潜民间一直流传骆宾王隐居妙乐寺的传说。
所以,李重润几乎可以肯定,此时的骆宾王,并没有死于当年的扬州战乱,不仅如此,他还在奔走四方想要推翻武则天的统治。
直到李显重新登基之后,他才得偿所愿,最终找了一个寺庙了此余生。
“不管怎么说,”李重润清了清嗓子,对大堂内的众人,“孤从两个方面猜测,这个鹅老,恐怕是当年李敬业在扬州起兵之后的余孽。
而这个人,便是曾写下过《咏鹅》一诗的骆宾王。”
“啊?”
李重润的这一番话,顿时将大堂内秦佾等人惊得目瞪口呆。
“《咏鹅》是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他也因此诗被誉为‘神童’。”
李重润带着穿越前对于《唐诗三百首》深深的怨念向众人叙说着,毕竟在他童年所处的那个年代,这是几乎所有华夏儿童的文学启蒙教材。
特别是骆宾王的《咏鹅》,几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华夏儿童,都是以这首诗开启了《唐诗三百首》的背诵历程。
“而骆宾王对于自己能够七岁成诗,也颇为自得。
因此,若是骆宾王在扬州兵变中侥幸不死,如今这个鹅老,大概率就是他。”
“殿下,”听到李重润的话,秦佾忧心忡忡的看着他。
“即便真的如此,可当年,李孝逸与黑齿常之二位将军,曾信誓旦旦的向圣皇陛下保证逆首李敬业、骆宾王已经枭首。
如今即便是您的猜测是对的,可是这案子咱们查起来也放不开手脚,必定会被各方掣肘。
这个案子该如何侦办,您还是要给微臣等一个章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