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殿试作答(第2页)

 很多人对于科举一直有极大的误解,认为就是考点之乎者也,风雅诗乐,没啥用。

 这是选拔未来国家的掌舵人,怎么可能如此儿戏?

 本场考试,只有三道题目:

 一:自有考以来,历代牧民者或德服之,或以法束之,何也?

 二:秦公起于岐山之下,经纬之间,得以克戎乃霸,何也?

 三:昔汉昭帝时有桑弘羊许以三问,深为国之根本,今以何对,又以何考?

 就在薛虹沉思片刻,准备提笔答题之际,突然听到一阵山呼海啸之声。

 “臣等见过太上皇!”

 薛虹连忙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同众人一同行礼。

 行礼起身后,薛虹的目光无意间瞥见一眼太上皇的大概的样貌轮廓。

 虽然已经年近八旬,但却依旧身姿挺拔,一身的威严赫赫。

 面对太上皇的到来,隆庆帝面不改色,从龙椅上起身亲自去搀扶:“父皇,最近天气寒冷,您怎么亲自过来了。若是有什么事叫儿臣过去也就是了。”

 太上皇摆了摆手笑了笑:“不行喽,这人老了就是喜欢看看过去的一些场景。

 朕听说这一届英才林立,一届殿试竟有六百余人,所以才过来看看。”

 太上皇一边说着,一边往龙椅的方向走去,而隆庆帝依旧脸上带着恭敬和笑意,主动将太上皇搀扶到龙椅之上。

 待太上皇入坐后,隆庆帝示意众人继续。

 双日同天的殿试,这恐怕还是头一次。

 能走到殿试的人,就没有一个是傻子,都察觉到了不对劲的气氛,哪怕两人表现的再父慈子孝。

 薛虹将目光落在考题上:“唉!果然又出问题了。这三道题后两道哪怕对于殿试众人来说,也一样是超纲的啊!!”

 老板,你是真能整活儿啊!!!

 第一问比较正常,问用道德约束百姓,和用法律约束百姓的利弊。

 可第二问开始,就已经属于超纲了。

 第三问的难度更是相当于让一个初中生写出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难度!!

 别说这些贡士,就是把满朝大臣全拎出来,能给出一份满意答卷的,也根本不存在!

 因为第三问从诞生以来,悠悠千古,就从来没有人能给出满分答卷!

 桑弘羊三问出自盐铁论,是大臣桑弘羊同儒生的一场有关于国运根本的解析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