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彩虹之门
第225章 氘氘聚变
第225章氘氘聚变
完成了这第一台磁单极子探测器的建设,李青松再度面临了一个难题。
因为在理论推算之中,磁单极子数量极少的缘故,探测器除了必须要造的足够大之外,数量还需要尽可能的多,如此才能提升探测到磁单极子的概率。
而磁单极子探测器的建设必须要用到氦3。
这么多年来,李青松积累的氦3总量不过才几百万吨而已,此刻全都投入到了这一台磁单极子探测器的建设之中,仅仅一台而已,便耗尽了几乎全部储备。
而……氦3在自然界之中的储量太少了。
氦3是氦元素的同位素。普通的氦元素,其原子核有两颗中子两颗质子,通常称之为氦4。而氦3的原子核之中仅有一颗中子。
氦4的储量极大,随随便便就能在飞马座v432星系的各颗星球之上开采到几千万上亿吨,但氦3不同。
据氦3的演化模型预测,李青松知道,在没有大气层的、距离恒星较近的矮行星或者大卫星上会存在较为大量的氦3。
就比如地球的卫星,月球。
在太阳风的轰击之下,月球表层物质不断受到高能粒子的影响,不断形成氦3并富集起来。
但这里的所谓“大量”,是相比来说的。
相比起其余星球,它上面的氦3储量确实多。但从绝对数量来看的话,就算整颗月球,氦3的总储量也不过才几百万吨而已,差不多也就够李青松造一台磁单极子探测器的样子。
更何况,这算这仅有几百万吨的氦3储量,也是月球在太阳辐射影响之下,累积了40多亿年时间才积攒起来的。
而飞马座v432星太年轻了,仅有太阳的几十分之一而已。
它的行星上根本来不及富集这么多的氦3。
另一个可能具备较多氦3储备的,是恒星本身。
但这一条路就不用去想了。对于飞马座v432这样的庞大恒星来说,靠近到距离其600万公里的地方已经是李青松的极限,根本没可能做到在恒星上面采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