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氘氘聚变(第2页)

再一个可能有希望的地方,是气态巨行星。

气态巨行星的元素构成通常与恒星类似。没道理恒星富集氦3,结果气态巨行星竟然不富集。

但一番检查之后,李青松也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打算。

气态巨行星确实富集了氦3,其含量相比起其余星球确实更高。

但这也是相比来说的。论及绝对含量的话,其浓度比李青松视之为主要聚变燃料的氘气低多了,仅有氘气的数百万分之一而已,累死李青松也采集不到足够的数量。

面对这种情况,李青松陷入到了为难之中。

“实在没办法的话,就只能选择自己造了。”

李青松咬咬牙,下定了决心。

没错,除了从自然界之中获取氦3,李青松还有另一种办法,自己造!想要进行这种涉及到最基础原子层面的物质的制造,普通的化学反应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就像炼金术不可能真的炼出金子来一般。但核反应可以造出金子。同样的,核反应也能造出氦3。

恰好,李青松便知道一种聚变模式,其副产物便是氦3。

氘氘聚变。

氘氘聚变有两条反应路径,各占50%。而其中一条反应路径的最终产物恰好便是氦3。

经计算,一千克氘气完全聚变后,约能生成0.375千克的氦3!

现阶段,李青松每年消耗的氘气质量约为一亿吨左右。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平均每年,李青松便能在核聚变反应堆之中生成3750万吨氦3,足以供应近十台磁单极子探测器的建设了!

然而,这一模式看似简单,背后同样存在较为巨大的困难。

此刻李青松的能源供应以氘氚聚变为主。原因很简单,氘氚聚变的效率较高,可以将大约0.375%的质量转变为能量,高达核裂变的四倍还多,且比较容易实现。

既经济又实惠,效率还高。

而相比起氘氚聚变,氘氘聚变的能量转换效率仅为0.092%而已,也就比核裂变高了那么一点,且对于聚变环境的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