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郑县县衙坐落于城中心位置
征服者征大人的豪华马车缓缓驶入郑县县城时,街道两旁早已站满了闻讯而来的百姓。县令听闻朝廷派来的征大人已至城内,连忙整理官服,率领一众县衙文武官员到县城东门迎接。随着一声高喊:“征大人驾到!”县令带头跪拜行礼,神态恭敬而不失风度:“下官郑县县令刘长卿,叩见征大人!”
征大人微微颔首,温声道:“刘县令平身。无需多礼,我不过是奉旨行事,既然来到贵县,便要劳烦县令为我详细讲述当地民情。”他的语气虽平和,但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刘长卿连声应诺,恭恭敬敬地引导征大人前往县衙。
郑县县衙坐落于城中心位置,规模虽不及省城府衙恢宏,但却有着一种清幽的古朴气息。衙门两侧种满了枝繁叶茂的槐树,庭院中整洁无尘,四角高悬的红灯笼映衬着黑漆大门上的“明镜高悬”牌匾。征大人步入县衙时,目光扫过庭院,细致观察每一个细节,心中对这位县令的治地能力多了一分期待。
县衙正堂宽敞明亮,正中央摆放着公案,后方悬挂着“清正廉明”四个大字的匾额。刘长卿小心翼翼地引领征大人落座,而后双手奉上一盏清茶:“征大人一路辛苦,此茶乃郑县特产,名为‘槐花清茗’,虽不及京城名品,却颇具风味,还请大人品鉴。”
征大人端起茶盏,轻嗅茶香,随后浅酌一口,点头道:“果然香醇,透着几分清新。槐花茶正如此地风土人情,朴实无华却让人回味无穷。”他放下茶盏,话锋一转,“刘县令,本官此行不仅是为游历山河,更是肩负圣上之命,考察民间疾苦。还望县令坦言相告,你治下百姓的生计如何,是否还有未尽之事需要本官为你转达圣上?”
刘长卿闻言,面色稍显凝重,随即起身拱手道:“大人心系百姓,下官不胜感激。郑县地处关中腹地,土地肥沃,百姓以农为生,近年来风调雨顺,粮食产量稳定,饥荒之事甚少。只是,因靠近黄河支流,每逢雨季水位上涨,河堤堪忧。去年虽已上报府衙,但因财政拮据,修堤一事迟迟未能落实,百姓甚是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