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者在清朝征服者爱写作

第75章 郑县县衙坐落于城中心位置(第2页)

 征大人眉头微蹙,沉思片刻,缓缓道:“河堤关系民生安危,此事确实不可忽视。刘县令,黄河自古多灾,修堤乃长久之计,暂时的补救难以根治。你可曾与当地乡绅商议过筹措资金之法?”

 刘长卿点头答道:“大人所言极是。下官已尝试号召本地富绅捐资,但所得有限,难以支撑大规模的修缮工程。百姓虽愿出力,但县内资源匮乏,只能修补部分破损堤段。”他说到此处,语气中隐隐透出几分无奈。

 征大人不疾不徐地说:“刘县令放心,本官此次行程随身携带了朝廷拨下的一笔资金,正是用来解决地方急需之用。郑县河堤修缮关系重大,本官可拨出部分资金,暂缓燃眉之急。同时,本官会将此事详细呈报圣上,请求拨款全面整治。”

 刘长卿闻言,连忙跪地叩谢:“多谢征大人!此恩此情,郑县上下永记心间!”

 征大人伸手虚扶,示意他起身:“此乃本官分内之事,百姓安康才是治国之根本。”他顿了顿,语气一转,“此外,除了河堤问题,郑县还有其他隐患或民间疾苦需要本官知晓?”

 刘长卿犹豫片刻,答道:“另有一事,下官斗胆禀报。近来县内有少数游民流窜作乱,虽未造成大规模损害,但百姓已有忧虑。下官派衙役加强巡逻,却因人手有限,成效不大。”

 征大人听罢,面色微沉:“治安问题不可轻忽。流民成乱多因生计无着,你可曾探究这些流民的来历?”

 “正如大人所料,”刘长卿点头道,“这些流民多来自偏远贫瘠之地,饥寒交迫才铤而走险。下官也尝试开设义仓赈济,但囿于资源有限,难以长久维持。”

 征大人思索片刻,目光坚定:“此事可从长计议。一方面,继续安抚流民,开设义仓赈济;另一方面,着手考察是否可开垦荒地,招募流民务农,以劳换赈。至于巡逻人手不足,本官可调遣部分随行护卫协助,暂稳局势。”

 刘长卿连连称是,脸上终于露出几分轻松。他感慨道:“征大人此番良策,真乃雪中送炭,下官深感佩服!”